第一百九十九章

所以就觉着蒙厂长的红脸蛋儿最好看,但是衣裳却只是暗色的花,胡奶奶只能悄悄地摇头了。

事情还挺顺利的,余师傅在一大群人的跟着的情况下,成功地把蒙厨师给接上了。

余师傅带着蒙厂长在巷子里转了两圈,又去了余家。

蒙厂长也是没一点不好意思,对着老得不行的余老头叫了一声,

“大哥好。”

余老头是很满意蒙厂长这个弟媳妇的,马上就看着余老太太。余老太太立即伸手进怀里,拿出一个小盒子。

盒子看着半新不旧的,看不出来装的是什么。

余老太太还是挺懂大家心思的,旁边围着那么些人,不管是跟着余师傅或是蒙厂长一起的,还是附近邻居,都盯着那个小盒子看。

余老太太笑了笑,对着蒙厂长说,

“弟妹啊,从今儿个起,你就是我们余家的人了,我也送你一个余家的东西,祝愿你们都心想事成啊。”

余老太太不愧是个老中医,有文化,说话还挺有水平的。让所有人的眼睛,更是死盯着蒙厂长手上的盒子了。

蒙厂长这才慢慢地抬起了头,看了一眼余老太太。

“啊哟。”余老太太这也才借着外面照进屋的光亮,把蒙厂长的大红脸蛋看清楚了。

用手抚了抚自己的心口,余老太太动了动嘴唇,就说了一句,

“这个颜、颜色不错,就像咱用的朱砂那样的红。”

余老太太实在不知道该咋夸蒙厂长现在的脸色,不过她这么一说,让蒙厂长对自己的脸蛋儿的颜色更不满意了。

但是余师傅这人,一直都不懂什么是美,所以看着蒙厂长的红脸收,居然还说了一句,

“是挺红的,不过,还是没朱砂那么红。”

后面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打开看看,余家的传家宝是啥?”

不过蒙厂长感觉自己能猜到,只是在打开小盒子的同时,居然发现自己猜错了。

一个银光闪闪的银镏子,就放在小盒子里面。

要是个金镏子吧,肯定能引起别人的注意,只不过现在却是个银的,除了颜色有点亮外,没什么可吸引人的。

即使是镇上的人再没见识,也知道银子不值钱。

而就在余大嫂余大哥分别开始招呼客人时,余老太太忽然露出了一种有点诡异的笑,一只手捂在嘴上,悄声地同蒙厂长说,

“两块买的,咋样?”

蒙厂长连忙点头,虽然是个银圈圈,但是够亮,也能让一些人小小的眼红一下。

不过镇上的人,虽然知道银子便宜,但也不是什么人愿意弄个这样的东西戴的。

面蒙厂长,还真没打算戴。倒不是看不上银的,而她觉得这个圈圈可能有点细,自己的手指有点粗呢。

这边余老太太的意思,还是想让蒙厂长戴上银戒指。却被旁边的余大嫂赶紧给拦住了。

余大嫂是看着蒙厂长的两个红脸蛋,就有点想乐,只不过她偷看了几回蒙厂长的脸色,觉得是不高兴也不生气的组合,总之是木木的。

余大嫂心里头就不由地发慌,这才哪到哪呀,自己还没给把汤端过来呢。到时候,要是事后找自个儿算帐可咋整呢。

其实余大嫂最近和蒙厂长接触得越多,心里头越虚。

一开始同蒙厂长接触得没那么多的时候,只是简单地觉得蒙厂长这人能干,不爱说话。

而到了现在,接触多了后,发现蒙厂长挑下眉毛,都让人的小心脏得“忽悠”一下子。

余大嫂做了这么些年的妇科大夫,还是头一次知道,自己的胆儿这么瘦小瘦小的。

等在余家坐的时间差不多了,余大哥招呼着众人,就往胡家去了。

然后一行人刚出门,就看到另着一朵小红花的胡村长。

胡村长看着人都差不多在呢,立即就大吼了一声,

“走哇。”

一进了胡家的院子,都见着有五张桌子,不禁对于余家这么有底气,有些人还是挺羡慕蒙厂长呢。

谁能想到呢,这个年纪,也不算大,居然马上要做居委会主任呢。而且,还嫁了这么好的人家。

看婆家对自己好不好,那就要看是不是给你舍得花钱。这是婚姻不变定律。

王大妈早就坐在了一张桌子跟前,用手扯了下旁边一直低着头的人说,

“噢,你说说看,蒙厂长是不是挺漂亮的?”

正好坐在王大妈旁边,低头不说话的贾老农,也觉得王大妈说得对。不过,在来的路上时,牛神婆已经再三叮嘱过了,

“贾老头,我和你不可能坐一处的,你自个儿找地方坐着,少说话,只要顾着自个儿多吃就成。”

“嗯。”

贾老农本来就是个话少的,现在更是不敢多说一个字了。坐在位置上,就一直低着头。

已经来了一会儿的老首长,正坐在旁边的桌子旁,他不由地看了好几眼贾老农,明显穿了新衣裳啊。

老首长心里头就觉得贾老农这家伙,真的是运气太好了。随便出去给人驾个车,这才没几天,就成了有媳妇儿的人了。

老首长又看了眼贾老农缩着脖子的样子,不由地骂了一句,

“没出息的东西。”

而在另一边的牛神婆,从刚才一进胡家的院子,眼睛就来回的乱转。

牛神婆一开始坐在凳子上呢,后来在院子里转了好几圈,就感觉自个儿都快飞起来的样了。

牛神婆用力抽了抽鼻子,眼睛眯着,一副很陶醉的样子,

“啊,羊肉,羊肉,啊,真好闻呀。”

其实很多人都闻到了,胡五福在烤坑里烤了几只全羊,已经到了要揭锅的时候了。浓烈的烤羊的香味,一阵又一阵地冲击着来参加婚礼的人们的味觉。

带着人安排位置的胡村长,也是偷偷地咽了口唾沫。正好付家老爷子刚坐下了,“砰”地就把一瓶酒放在了桌子上。

胡村长一看,就是瓶普通的烧酒,还是本地产的。

胡村长低声地叨了两句,

“这老爷子,不会是要戒酒了吧。”

胡村长的话,正好让付老头听到了,而付老头却是“哈哈”了两声,

“等我先吃好了吃饱了,再说喝酒的事。”

自从上次在胡家吃了烤肉后,付家老头就一直在琢磨一个问题,

“之前喝得太多了,舌头都麻了,肉也没吃多少。”

付家老头这次确实是想要吃个够本儿,虽然他们家象征性地送了一篮子鸡蛋和5块钱。

现在付家和曹家差不多心思,以后补给蒙厂长,表面上都像是吃不饱穿不暖的,手指间几乎没啥缝儿的。

胡村长是知道这些人都想吃得站不起来呢,就立即去了后院。一转弯就看到胡五福拿着一个小扇子,正忽悠忽悠地慢慢地扇风呢。

胡五福的样子,压根不像是个要弄喜宴的大厨,倒像是个小媳妇一样,头得不行。

胡村长还进厨房闻了闻,转头就问胡五福,

“福宝,是要上菜么?”

胡五福算了算时间,也觉得差不多了,把小扇子放在了桌子上,低声地说,

“先上凉菜和凉碟吧。”

除了拌绿豆芽和萝卜丝外,胡五福又是临时加了一道凉碟,酱驴肉。

已经都切了码好放在了盘子里,而凉菜也同样都拔在了大海碗里头。

胡村长立即就跑到了前面,开始让大家调戏余师傅和蒙厂长。

胡村长就跟故意似的,喊了胡二哥一嗓子,

“二程,拿块糖来。”

咬糖亲小嘴,日子甜如蜜。

从绳上挂着一颗糖,让俩个结婚的人嘴对嘴一起咬向了糖,正好一人一半。

然后所有人都跟着起哄,甚至再闹一会儿洞房。

但是,那是年轻人的游戏,余师傅觉得自己搞不来。

余师傅两只眼睛盯着糖块,就是不敢往前蹭一下。

站在远处看热闹的胡五福,微微摇了摇头,正刚上了凉菜的余大嫂,又凑到了胡五福跟前。

余大嫂也有自己的顾虑,虽然现在看着不错的。

余大嫂问胡五福,

“我刚才说她脸蛋儿红来着,不会被记仇吧。”

胡五福心说,一定会的。

蒙厂长没啥大爱好,就喜欢记仇。完全可以想像得到,以后找着机会了,肯定会翻手打击报复。

不想被报复的余大嫂,用力伸了伸脖子,把胡五福的小手手用力拉上了。

也许是想给自己壮壮胆吧,余大嫂就又问了胡五福一次,

“胡家闺女,一碗清汤,是不是不够。”

胡五福也是缓缓地摇了摇头,

“要想让蒙厂长肚里有货,必须得吃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