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夜夜流光相皎洁11

所以几乎从未有人敢对他们陛下有什么妄言,不然在市井之中散播佞言的人,只会发现,先找上门的,绝不会是那衙门官吏,而是对他们陛下尊崇至极的岚国百姓。

如今天下三岁小儿尚知岚国陛下圣明,他又怎么会有异议?

秣倾顿了顿,挑眉:“那朕要是要向群臣有所要求,你觉得,她们可会同意?”

德善有些犹疑:“这.......”

他拱手,实言道:“恐怕要和陛下所说的事相关了。”

就算他们陛下是一国之君,也有很多掣肘的地方。

只是不知,从前心中只有政务的人,怎么会突然想向群臣提出要求?

上朝的时候德善依旧心有忧虑,忍不住频频看向凤椅上的陛下。

今日似乎心情格外愉悦的人却是听着底下的人说完,想了想,开口:

“朕登基三年有余,自认躬亲自理,朝政不辍,不知诸位爱卿,可还满意朕的政绩?”

很快便有户部礼部兵部.....各部的大臣上前热烈赞颂她的功绩。

秣倾要不是之前看了剧情,都会以为满朝文武都是极尽谄媚的油嘴滑舌之辈了。

但是事实却是,她上一世实在过于勤勉,又不喜谗言,所以群臣从未有机会向他们陛下诉诸敬仰之情,此番好不容易抓住机会,更是好好地宣扬了一番,好让她们陛下明白,这百姓传扬的千古圣帝,并非一个虚名。

秣倾听得默默地坐直了些。

好不容易听滔滔不绝的人说完了,她才清了清嗓子,缓声:

“那......朕可有资格,向众爱卿提一道圣旨?”

满朝文武都是微愣,左丞相已经拱手:

“陛下自然是有资格的,只是不知......陛下是何旨意?”

竟然先让群臣同意,才肯宣旨?

秣倾摆了摆手,便有拿着圣旨上前的太监尖声道:

“奉天承运,凤帝诏曰:朕自践祚以来,常思反省,今四海未定,国库未丰,虽心有戚戚,亦无颜面见先帝,何来扩充后宫,荒淫无度之理?文侍君嘉敏,高侍君贤德.......其余诸位侍君,均为文采昭彰,风姿清雅之辈,不宜久居宫内,虚耗其德,故特此诏明,遣其归家,质如齐玉,自可婚嫁,钦此。”

翻译过来就是:

我要专心处理朝政了啊,你们把你们的儿子都接回家吧,想嫁给谁嫁给谁,他们都是清白之身啊,朕要孤独终老了啊。

你们别反对啊。

群臣震动,目露惊骇。

左丞相第一个跪下:

“臣惶恐啊!”

接着大殿内就跪下了一大片:

“陛下!臣等惶恐!”

秣倾:“........”

虽然已经很多次面对过这种群臣反对的局面了,再看到的时候还是觉得嘴角抽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