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晏就抬头对沈礁道:“冒兄,咱们快救救这孩子吧!”
沈礁一时只觉费解,但师晏已经说了,他总不能说:干我甚事?
沈礁只好道:“我记得这边好像有个书院。”
“对!”
师晏回头与顾承喊道:“贤兄,你不是与书院相熟吗?能不能问问这边的夫子,我们暂借一室救人如何?!”
我这位兄弟,这心肠未免,也太好了一些。顾承一听,也觉得头疼,但他也不好说什么,只得硬着头皮去书院里问了。
不一时,书院里出来两个童子。抬了个架子来,帮着他们将这个孩子,送到后堂内室之中。
师晏已经叫他的随从,从附近的医馆请了一位大夫来。
大夫进来给这孩子把了脉,说就是冻饿乏力,一时瘫软,孩子年轻火力旺,等他醒了看看,只要不是伤寒,就无大碍。
师晏哪里知道伤寒的厉害,听说不是大病,便松了一口气。两个童子按照大夫的指示,掐人中的掐人中,灌药的灌药,喂水的喂粥的,一会儿就把人救醒了。
这名男童醒来以后,说他名叫魏小虎。本是朔州人士,因夏秋一直未下雨,多有当地父老,根据往年的经验,言今冬至明春,必然大旱。
他本就家贫,缸无余粮。怕经不得,就与老父从那边逃难过来,想到京城投亲。因为路上遇到山匪,他跟父亲走散,又跑掉了身上仅剩的一点盘缠,就只能一路要饭过来了。
师晏听了,心中十分不忍,就给这孩子一些散碎银两,托大夫代为照顾。
师晏又交代魏小虎道:“待你休养好时,我等便陪你去找在京城的叔父。”
沈礁本来到这边,是来附近访友。他见孩子无恙,左右无事,就告辞而去。
师晏见沈礁要走,慌忙追出来道:“沈……冒兄,相逢便是有缘,眼看已到晌午,咱们一起去饮一杯水酒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