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盯两个儿子盯得甚紧,贾政心里对这两个儿子还是满意的,大儿子年纪轻轻就凭自己的本事有了功名且是考进的国子监,贾政也觉脸上有光。只有一条,贾政自己本欲从科甲出身,不想被荫封了个主事衔,从此一路混了上来没有上过考场,而贾珠初步完成了贾政以科甲出身的愿望,让贾政又些发酸,闲来无事总要教训儿子几句以寻求一点心理平衡。无奈人家贾珠凭自己本事考了功名又入了国子监,现有岳父大人照看着。国子监的规矩是寄宿,贾政这个连试都没考过的人也没法三不五时地进去训儿子。贾政就把目光放到贾宝玉身上了,可贾宝玉的表现实在让他挑剔不出来,只能板着脸泛泛而训——再挑剔得具体一点,贾母就先跳出来不干了。
贾政挺委屈,做父亲的可不就是要“严”么?否则大家族的孩子本就娇贵些,又有母亲、祖母溺爱着,父亲再不严厉一些,这孩子越发要不像样儿了。因此在得知贾宝玉最近没有背更多的功课,一味缠着贾母讲故事的时候,贾政严厉批评了这种不务正业和做法!
“做事怎能虎头蛇尾?你的书呢?你的字呢?”
可贾母正在兴头上,难得有人愿意听个老太太讲古,且宝玉年幼贾母不觉得这是耽误了宝玉用功。须知贾母跟前不缺奉承的人,却多是说笑,能想到听她说过去的故事的人并没几个,更没几个像贾宝玉这样“急切”地想听下文的,贾宝玉的表现让贾母在心理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再看贾政又来啰嗦,贾母先发话了:“做人不能忘本,宝玉想知道祖上事迹那是好事,你别又来逼他。”
贾政又瞪了宝玉一眼才不再说话了,转而说起其他的事来:“前日锦乡侯下了贴子来,约着后日小聚,兄长推说身上不好……”
“
你们爷们在外头的事情不用跟我老婆子说,只管忙你的去吧!”
贾政应了,不知道是去书房还是去后院了。
然而贾政说的也有道理,不能光顾着打听消息反撂下了功课。不自觉地嘟了嘟嘴,贾宝玉打个哈欠后决定继续写字去。这又是一项讨厌的差事,他的小嫩手目前也只能拿着毛笔画出像“字”一样的符号而已,至于笔锋什么的现在还看不大出来。想写好小楷那是奢望,真真是在“写大字”,好歹是个伪正太,大字倒写得似模似样。这一点从贾母、元春、王夫人、贾珠等人的夸赞上就能看得出来,同时也可以从贾政只是例行挑剔而再没有更多不满的言辞里可以推出一、二。
拉过一张纸,贾宝玉开始划拉字。心里却有些乱,贾政最后一句话里透出来的讯息并不大好,贾家男丁的交际活动居然如此贫乏!人家下贴子请的是贾赦,可最后出面的是贾政,贾赦明明该当顶梁柱的人却躲在家里跟小老婆玩得正高兴……而贾政这家伙明显不是这个材料。人际关系有多重要啊?却被这两人不当一回事儿,难怪最后贾家败得这么快,还没什么人为他们说话。现在看着还能凑合,再这么下去交情就要这么一天天的消磨没了。在□□这一亩三分地上,没了人脉还想成事?那可真是做梦啊!
贾宝玉的心情很不好,“知道”贾家糜烂是一回事,“亲眼看到”从上到下不像话又是另一回事了。贾宝玉划拉了两张纸,有点写不下去了,索性把笔一丢,另取了几枝没沾墨的笔,在桌面上胡乱横一道竖一道地划着,心里却在盘点着荣宁二府,越盘点越泄气。祖上功劳是有的,可眼下这些人,实在是数不出顶用的来。贾赦就不要说了,整日宅在家里与漂亮女人鬼混,连他亲娘都不大待见他;贾政就是个银样蜡枪头,也就是装个正经样子罢了;贾敬把宁国府丢给了儿子贾珍,自己跑到城外跟道士混在一起了,整天神神叨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