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廖刚,无论他做了什么,朕都不予怪罪,但他必须将杭州那些人给朕抓来,必须与第三师、幼军一同押往雄州!
众人心下一惊,郑居中抬头就要劝解,不料却被王黼一把抓住手臂,本来还要劝解的他,竟然此时阻止了郑居中开口劝解
没人劝解,也无人称赞,只是言了个臣等遵命。
郑居中、王黼、高俅三人刚走出皇宫,郑居中一把拦住王黼,不满道:王相为何拉住郑某,正值国事艰难之时,若是江南发生变故
郑相!
王黼猛然开口将郑居中话语打断,又看向紧皱眉头的高俅,叹气道:官家开口言‘朕’了,心下必是愤怒无比,我等就算劝解又当如何?只会愈发激怒了官家!
郑居中自是知晓赵佶嘴里的朕与吾的区别,身在朝堂几十年的老狐狸,又怎能不知道官家话语里的隐意,只是他更担心一旦惹出大祸端,官家会让他们被黑锅屁事。
上梁不正下梁歪,赵佶这个官家不咋滴,下面的进臣又如何是赤胆忠臣?
王黼低声叹气道:前有福金帝姬出言警示,今有两次大败,不言你我忧虑日后之事,官家心下又如何真的安稳?
唉
你我也是看了江南送来的奏折,若是不将第三师、江南商会拔出,日后若是若是真如蔡驸马所言,整个江北之地处处烽火,官家又如何可入江南之地?
高俅心下震惊,郑居中却没有预想中的惊骇,叹气道:蔡驸马虽然离开了江南,但那些商贾们并不愿意向朝廷低头,郑某心下也是顾虑颇多,可王相当知,若依老太师所言,只要厚恩了蔡驸马,只要朝廷付出一个柱国大将军,天下百姓看到了朝廷的恩宠,朝廷便有八成把握调得动第三师、幼军,没了第三师,杭州那些商贾们就只能向朝廷低头,如此稳妥之事,又如何不好?
王黼心下叹息,苦笑道:正如郑相所言,老太师之虑自当最是稳妥,可郑相又想过没,若真的如福金帝姬所言,河北丢了,开封丢了,朝廷被迫迁入江南一切过错谁来承担?是你郑相,还是王某,或是高太尉来承担罪责?
高俅大怒,正待理论
到了那时,不仅官家要给天下亿万百姓一个交待,你我都要承担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