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皇宫大内,庆帝的书房里,一支烧的通红的箭头被庆帝从火炉中夹出来,用小锤敲着,冷不丁对身边伺候的候公公说,“范闲追出去了?”
“回陛下,范公子在城门要关之际已经出城,跟在他旁边的还有鉴查院的王启年,听闻那个王启年乃是追踪高手,范公子应该能够追上那司理理。”范闲那孩子候公公是喜欢的,也不吝啬为他美言几句。
庆帝放下手中的活看向候公公,“你就这么有把握?如若范闲没有追上,那你可就是欺君之罪了!”
候公公吓的连忙跪下,“奴家不敢,奴家不敢!还望陛下体恤老奴。”
“起来吧!多打点事,看把你吓的,不过戏台已经给他搭好了,就看他能够一鸣惊人了!”话声刚落,书房内又传出叮叮的声音,就好像之前从未有人说过话一样。
再说范闲,一路向东这条路他太熟悉了,从儋州来京都走的就是这条路,此时在度踏上来路,顿时感觉心都快飞到儋州那座老宅子里去了,尤其是那位慈祥的奶奶,他答应过只要在京都站稳脚跟就去接她老人家,现如今不由苦笑,看来他是太小看京都了,都说居京都大不易,果然如此才来不到半月,就已经官府刺杀都经历过了,也不知道接下来等着他的还有什么。
熊野带着担心的范若若一路尾随,这还是被这丫头堵住了,不带她死活不干,还耍无赖的不准熊野扣掉她剩下的两次请求机会,没办法只有带上她了。
月色下,山林间,熊野如闲庭信步一样,揽着一个人在枝头踏步前行,比之平地上走的还快,本来能够追上前方二人的,可是每每接近熊野就会等待距离拉远了,这才跟上让范若若气的都想咬他两口。
也不知道是到了何地,大道边有一家旅馆,在王启年的建议下范闲还是答应了休息几个时辰,等天亮了再追,熊野带着范若若悄悄出现在旅馆的一间房间中,司理理穿着衣服倚在床边抱着一把短剑正在假寐,范若若刚想惊呼,就被熊野拦住了,点中她身上的哑穴,让她发不出声音,然后在桌子上拿起茶壶,给自己和她倒了杯茶。
“你果然来了!这位是···”司理理已经醒了,逃出京都她就一直心惊胆战,自然不会在这里熟睡。
听着话里浓浓的醋意,熊野不加掩饰的说,“范闲的妹妹,京都第一才女范若若,她非要跟来,我也没办法!毕竟她是我的恩人,总不能扔下她,让她哇哇大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