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清丈势在必行

皇明天子 吾谁与归 2260 字 7个月前

多尔衮还是历史里的那个多尔衮,擅长谋身。

有传闻,当年多尔衮是努尔哈赤制定的可汗继承人,但是最后被代善破坏,把黄台吉送上了可汗之位。

可是多尔衮在努尔哈赤死的时候刚刚十二岁,努尔哈赤一个为了政权的稳定,把自己的大儿子褚英都给斩了,就是为了让后金汗国真的存续下来。

如此君主,怎么会传位给多尔衮这个小孩子呢?

主少国疑,可是一个新政权最危险的事,有五代十国,赵匡胤黄袍加身为例,还有小明王韩林儿在瓜洲神秘失踪在前。

努尔哈赤作为一代雄主,他会指定多尔衮为汗位?

多尔衮的母亲的确是努尔哈赤的大妃乌拉那拉氏,但这并不代表多尔衮是可汗的合法继承人,这是典型的拿四大贝勒不当人。

人家大贝勒代善到现在还在避讳,都称其为古英巴图鲁,连黄台吉有国事,都要面授讲求。

多尔衮是一个很擅长谋身的人。

他从一个不显眼的十四清太祖子嗣开始,屡战屡逃的情况下,混了个墨尔根戴清,意思为聪明的统帅。

在黄台吉死后摇身一变,成为了受封理政的摄政王,随后从摄政王变成了皇叔父摄政王,又从皇叔父摄政王变成了皇父摄政王。

这个皇父摄政王,多到皇宫内院走动,甚至流传出了慈宁宫里烂盈门的说辞。

而作为明末清初极其重要的人物,孝庄文太后的记载甚少,清廷对其忌讳莫深也就罢了,甚至在孝庄文太后死后都不得安宁,一直未曾能与皇太极合葬,而是埋在清东陵内。

一直到了雍正朝时,孝庄文太后才移陵至昭西陵,算是和黄台吉的昭陵合葬了。

所以多尔衮这个皇父摄政王,就很尊贵,这种尊贵是建立在自己的侄子福临,也就是顺治皇帝莫大的个人屈辱之上。

但是福临又不得不对多尔衮尊敬,因为福临是清廷的皇帝,他首先是一个皇帝,然后才是孝庄文太后的儿子。

多尔衮很擅长谋身,在一片石之战中,招降了平西王吴三桂,打败了李自成,彻底打开了山海关的大门,实现了九代建州人,都无法实现的梦想,入主中原。

随后多年,多尔衮多次招降明季旧臣和李自成旧部,为清廷入关,立下了不世功勋。

不管多尔衮做了什么,小皇帝福临都得忍着,他得靠着皇父摄政王多尔衮的威信,维持鞑清的统治。

而在多尔衮受伤不治身亡之后,顺治皇帝也不得不给了多尔衮一个“清成宗”的庙号,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

人称:成宗义皇帝,取天下为成,让天下为义,所以是成宗义皇帝。

多尔衮死的时候才三十九岁,遗体从北古口回京的时候,顺治皇帝亲自率领大臣出东直门五里,身着缟服迎接遗体,当场追封了这个成宗义皇帝的名头。

没过两个月,顺治皇帝已经完全将朝政,把握在自己手中之后,直接把多尔衮的追封个褫夺之后,还把多尔衮的坟给刨了……

任何为多尔衮说话的人,比如吏科副理事官彭长庚、一等子许尔安等人称赞多尔衮的功劳,都直接被流放到了宁古塔充军。

所以多尔衮一辈子都在谋身,从十四贝勒领十五牛录的旗主,到墨尔根戴青,再到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清成宗义皇帝,这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头衔背后,就是多尔衮这个人,极其擅长谋身。

当不能力敌的时候,多尔衮甚至都未接战,掳掠了一番,就远遁而去,除了让毛文龙大失所望以外,多尔衮保住了自己的十五牛录,也就是四千五百的兵马。

关外,是一个拳头大才是硬道理的地方,没有拳头,是没有人会听你话的地方,若是这四千五百人,被毛文龙逾十万人包围在义州城,但凡是没有突围成功,他多尔衮不管是被俘虏还是逃出生天,到最后的结果都是惨淡收场。

所以,多尔衮不是畏惧大明皇帝的天威而逃遁,而是为了谋身而逃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