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野艺能社坐落在东京港区六本木商圈,这里聚集了主要的电视台和大量演艺事务所,属于文化区,平日里比较多美女在此出没。
至于大家喜闻乐见的番号里为什么有六本木,正经人哪里知道。
艺能社有一栋自有的五层楼,始建于七十年代,八幡晴美说这栋楼九十年代初价值两百亿,现在价格已经是那时的五分之一。
不过这不是最惨的时候,九一年底一度跌到最高价的十分之一,和乡下的房子差不多价值了。
苏长青知道泡沫危机后东京房价一度低至四五千人民币一平方,和现在北京的房价差不多。
但是经过了五年努力恢复还是涨了一些上来,今年已经接近万元一平米。
不过市场很悲观,中国制造业崛起挤占了大量日本原有的市场,宏观经济难以改观,政府黔驴技穷,预测还会再跌一波。
神野武男就在这样的市场恐慌下,下决心脱手艺能社。
然而苏长青知道之后的日本经济的确更差,不过也因为日本人的不仗义,房地产市场走势却并非如预期般下跌。
差不多一年之后的九七年七月,东南亚各国金融先后出了问题,日本银行不顾他们死活抽回资金,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日元随之大跌。
日元跌了房产价格就上涨了,之后数年涨了几倍,并在三五万元之间盘旋了很长一段时间。
零八年世界金融危机后日元再跌,房价再涨一波,六本木区域的房产均价突破十万。
所以这栋楼未来价值会涨十倍,实际上还超过九一年时的最高房价一倍。
这里还有个因素,东京房价虽然一再上涨,但并未完全恢复元气,六本木地产升值是高于平均的,这里现在还不是繁华中心区,但十年后是继银座、新宿后的第三大商业圈,价值已经完全不同。
仅凭这一点收购神野就稳赚不赔。
不过收购工作一波三折。
日本的企业文化很复杂,外界很简单地认为是等级森严的一言堂,其实误解颇多。
幕府时代将军大名们就有与家臣商量着办事的传统,特别喜欢开会,有点像中国的三国时期,所以日本有一大批三国迷,虽然相差上千年,却喜欢将两个时代相提并论。
他们最大的问题是虽然等级森严,遇事却很难达成共识并彻底执行,效率大成问题,和日吹说的正相反。
而且阳奉阴违,下克上的事情经常发生,一件事经常翻来覆去出问题,赏罚也不分明。
苏长青的理解是等级过于森严,大家都盲目服从,大部分人都被教育成听话的乖孩子,循规蹈矩,往往容易被少数胆大妄为、敢想敢干的家伙操控。
说白了就是大多数人缺乏主见,制度也不允许有主见。
日本的传统不是中国这样的中央集权,而是类似欧洲那种封建等级秩序,每个部门都有人事权,各自为政,于是很容易产生一个怪状:我的下属的下属不能算我的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