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楼天宝想见见楼主。
她不一定能直接问出楼顶的红旗,但至少能见到楼主本人,这样以后也有了目标。
谢允道:“你……要见楼主?”
楼天宝抬头看了谢允一眼,没有直接回答他。
“好吧,那你多小心。”谢允叹了一声,拍了拍她的肩膀。
楼天宝迈步走到池水边,探出左手伸入狭窄的河道,拿起了其中一只纸船,展开抹平,阅读上面的题目。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楼天宝想见见楼主。
她不一定能直接问出楼顶的红旗,但至少能见到楼主本人,这样以后也有了目标。
谢允道:“你……要见楼主?”
楼天宝抬头看了谢允一眼,没有直接回答他。
“好吧,那你多小心。”谢允叹了一声,拍了拍她的肩膀。
楼天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楼天宝皱了皱眉。
这不是鸡兔同笼?
鸡兔同笼问题,是《孙子算经》中的经典题目。楼天宝挠了挠头,拿过纸笔开始计算。
她是在手上写的,背对水池,三下五除二算了出来。
其余人都站在水边看各位有门第的公子解题,楼天宝便将答案递交给了一旁统计的小二。
答题过程中,小二会按照题号看答案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小二不会喊交答案的人,如果回答错误,小二便会大声报出答错者的名字。
楼天宝不等小二查完,直接返回水池边,再捞纸船打开,看里面的题目。
这一回是“板凳鏊子问题”:一百条腿都朝天,问几个板凳几个鏊子?板凳和鏊子(烙饼用的,有三条腿;板凳,四条腿)一共三十三个。问几个板凳几个鏊子?
楼天宝这算是明白了,原来这就是和“数”有关的题目。这逸仙楼的楼主也是狠人,给文科生考理科题,那不是直戳人短板嘛。
好在楼天宝的脑子里还有计算公式,调出来直接算就行。草稿不能留着,她写完就让拂冬拿去处理了。
再下一题是“一百馒头一百僧”: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
这道题设一个未知数x就能解答出来。
接着是“牟合方盖”,这是一道几何题。
算了四十道题,那统计桌上的小二连绵不断地叫人名,淘汰了不少人。
楼天宝抬头看了了看,还剩一半左右。上京城里读书人的素质还不算低。
仔细看周围那些被淘汰的人,他们好像往这些还未被淘汰的人身边聚集而来了。
楼天宝看了下自己的答题数目,于是将自己答题的速度放慢下来。
这么做是为了避免自己一马当先,引起别人注意。那统计台上每个参赛者名字前都有“正”字统计,她名字面前的正字已经很多了。
况且,不知为何,这狭窄河道里纸船上的问题开始重复了,她准备等新的题目。
做了放慢解题速度的打算,楼天宝便不急着做计算了,而是走到一旁,拿了一只肥美的山阴母蟹,兑了一小碟姜醋,到了一旁吃螃蟹。
谢允已经吃好了,他过来的时候,楼天宝正将半只螃蟹的蟹黄往那醋里沾。
螃蟹是极肥美的母蟹,蟹黄占了蟹体一大半,掰出来就是黄澄澄的,在灯光的映照下闪闪发光,那蟹黄的黄油肥而不腻,淌到手上还觉得是润肤的油水。
楼天宝拿的这只还是刚出锅的,蟹黄上蒸腾着股股热气,她一口咬下去,满嘴生香,满嘴流油,和身旁那群抓耳挠腮回答问题的举子们形成了强烈反差。
谢允错愕极了,他带着拂冬走来,问他:“你败了?”
楼天宝摆摆手:“还没呢,先吃个螃蟹休息一下。现在河里出来的题目都是刚刚回答过的,我等下一批问题。”
拂冬说:“保哥儿也真是好兴致,周围吃吃喝喝的举子都是败落的,您也不着急被人赶超了去。”
“不怕。题目的数量他们控制好了,现在计算的题目已经出完,可能要换下一批题目了。”
谢允去河道边捞了几个纸船,果然出现了重复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