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叶羽带着五万汉民、七万战马、二十多万牛羊,浩浩荡荡回到上党。
上党太守徐晃出城百里迎接,上万名士兵看着漫山遍野的牛羊,纷纷发出惊呼声。
杀敌二十万,无一人伤亡,俘获牛羊无数,救回六万汉民。
这是自窦宪北伐以来最大的一场胜利,值得被史书记载。
七万匹战马,至少可以组建三万铁骑,一人双马,驰骋中原。
当然,还要留下一些军马用来繁衍。
十七万头牛,经过驯化就可以耕田。
上党盆地、河北平原都缺乏耕牛,有了它们就会极大减少耕田所需的劳动力,解放更多青壮用来当兵从军。
河北甄氏将打造好的八牛犁送过来,妇孺老人就可以驾驭这些牲畜耕地,一天耕个上百亩不成问题。
整个上党盆地有两百多万亩土地,即使都交给了七十多万黑山妇孺,每人才分到三亩地。
种田就根本用不上这么多人,其他行业也缺人,必须重新组织人员分配。
于是,上党郡十几万青壮被组织起来,兴修水利,修建道路,种植桑树。
他们还被拉出来接受军事化训练,骑术、弓箭、马战、列阵,样样都要精通。
另有四五万人被选入工匠营,参加开采矿石、露天煤炭、冶炼钢铁、制作水泥等工作,赚钱都比种田多。
十三万妇孺被分配到畜牧营,负责打草喂羊、喂牛。
她们还要把牛羊的粪便收集起来,堆肥沤肥,还有的被晒干后当做燃料。
叶羽设计出了青草储存塔,能够有效存储干草,方便牛羊过冬。
这些妇孺就将收割的青草投入塔内,冬天到了,就用干草喂牛羊。
随着三十多万头牛羊的到来,她们的工作面临很大的压力。
徐晃就命人将一半牛羊运送到冀州,甄氏家族会处理掉这批牲畜。
......
十一月三十,叶羽率领四千铁骑来到了邺城,向小皇帝刘辩复命。
整个邺城一片沸腾,人们都很好奇,这位将领究竟长得什么样子。
怎能仅仅率领几千骑兵,就将十几万南侵的匈奴人打得屁滚尿流?
很可惜,让他们失望了。
一切从简。
四千铁骑被安排在城西的甄氏庄园,叶羽就被使臣拉着去拜见刘辩。
大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