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玉的母亲一旦松了口,说出幕后主谋是皇帝。太子势必会暴怒无疑。”下值后,宋微跟陈闻之围坐在火炉旁,复盘各方意图。
昨晚,她急中生智用土块求贵老将军出手救人,也不知道现在情况如何。
陈闻之在火炉上温着一碗桂花酿,伸手搓花生米吃。宋微思索之余,有一下没一下的拨着炭炉里的土豆,以防烤焦。
陈闻之眯了眯眼睛,一颗一颗的嚼着花生:“别担心,贵老将军的为人我知道,你既然师承于贵不凡,怎么说他也会照拂一二。再说,当今天子都不能完全让贵老将军变成他的狗,太子就更不可能让老将军心甘情愿俯首跪拜。”
宋微拨土豆的动作顿了顿,薄薄的眼皮掀开,眸光很亮。她说:“师父的意思是,贵老将军并未完全臣服于太子麾下,他做事依然有自己的准则?”
宋微可以说是陈闻之和贵不凡看着长大的,对她可以说是十分了解——这丫头聪明得很,你说一句,她都能想到十步开外。
而宋微这句话的意思当然不拘泥于表面,她的意思是未来真到了夺嫡争斗时,贵老将军不会盲目愚从太子。
陈闻之颔首:“那是自然。”
他舀了一杯酒,喝完后继续说:“老头子我离开邺都十几年不问世事,如今对邺都情况一无所知。你且说说太子那边的情况。”
“太子是如今庆云帝最看好的嫡子,他为人中庸,表露在外的性格不算偏激。再加上他对待师长尊敬有加,在朝堂上广听谏言,虚心求教。这是历代明君身上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很让庆云帝看好。”宋微抬眸看着陈闻之,没有卖关子,继续说,“师父听了这些,恐怕也会觉得太子是当皇帝的不二人选。但事实则不然——”
宋微捡了一根瘦长的枝干,用另一端被火烧黑的地方在两人脚下画出如今版图。
“其一,周、文二王各自在封地积威甚重,兵权已经扩展到有威胁邺都的趋势,只靠一个儒雅的皇帝无法压下二王野心。相反,时日一久,二王定位心生怨怼,到时恐怕不能善了。其二,太子虽能广开言路,却经常善恶不明、是非不分,此前两年我趁闲暇时,将锦衣卫所记档案全翻看了一遍,涉及太子的案件有一百八十多起,而且全都以太子亲信胜诉结案。其三,太子妃家族势力扩大确实是太子登基的助力不假,但如今却有些失衡。太子妃兄长为户部尚书,侄儿去年又进了吏部,参与官员考核。这是要将不顺于太子的官员全都剔除在外。”
陈闻之趁宋微说话,又迅速喝了一杯酒,在宋微看过来的时候,假装什么都没发生。
同时还能人五人六的回应:“从微儿说说的这几点来看,太子气度不足,思想狭隘,典型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此前微儿说太子有小聪明却无大智谋,现在看来总结的异常精确。他只着眼于邺都这一亩三分地,不曾想镇守在北境和南境的两位王爷,当真目光短浅。”
陈闻之在宋微一眨不眨的目光下,将酒杯倒扣:“好好好,师父不喝了。”
宋微只是担心师父的身体,她捞出一只土豆放在碗里,剥了皮递给陈闻之:“吃些东西再喝酒。不过,话又说回来,太子目光如何其实并不重要,只要日后内阁说的话太子听,只要朝廷中有说客能让两位王爷相互掣肘几年,再慢慢琢磨着削藩的事情。那么国家依然可以长治久安。”
这也是皇帝明知太子压不住两位王爷,却依然执意立大皇子为太子的原因。
宋微想了想,说:“至于那位太子妃,前些日子我在宫门口倒是跟她有一面之缘,瞧起来不简单。我想,如果今日太子听了真相后会十分暴怒,那么能劝住他的,恐怕只有太子妃了。”
能被宋微称赞不简单,那就一定有过人之处。
陈闻之吃着烤熟的土豆,问:“你刚说她兄长是户部尚书,她爹是谁?”
“我只是听说他父亲在十多年前过世了,叫朱丞运,应该是当年的内阁次辅。”
陈闻之仔细想了想,给宋微摇摇头:“挺中规中矩的一个人,我对他没什么大印象。”
炉火渐渐熄灭,师徒两人分开休息,厨房的酒气也渐渐被寒夜冷风覆盖。
-
再过几日,就逼近年关。
太玺十八年,并非官员考核的大年,按理说各地官员不用前来邺都述职,只需要呈递奏折表明自己今年政绩,并且拿到吏部官员评价的合格即可。
但因为当今天子身体每况愈下,再加上那压在所有人心头的八百万两白银,内阁提早宣布让各地长官动身前来述职。不仅仅是布政司的官员要来,就连分了封地的王爷们也要悉数回归。
这就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