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章(武将热血腾腾,文人风骨铮...)

锦衣卫 之昔 1982 字 8个月前

她知道自己的目的地――街口开包子铺的李家。这是当时王二娘在地窖中留给她的线索。

当时王二娘留线索的时候宋微想要阻止她,毕竟太子的人能听到她们谈话,那些人不会放过分毫蛛丝马迹。

不过王二娘说得快,宋微只能在收到线索的第二日就去现场勘查。她错愕的发现。王二娘所居住的巷子附近并没有开包子铺的,更别提什么李家。

她不敢打听的太过仔细,不然太子察觉的话,一定会先拿传递情报的王二娘开刀。

后来,宋微之在跟陈闻之的交流中,想到了这个‘李家包子铺’到底指代的是什么。

此事源于嘉玉曾经说过的话:“我小时候,我家巷子口有一间包子铺,里面的肉包子很香。但当时我爹已经故去,家里余钱不多,我娘心疼我,但也只能在逢年过节才会买一个给我。李掌柜心善,得知我小小年纪就会使刀后,让我去帮他剁肉馅儿。剁一天给我三个肉包子当工钱。我第一回靠自己赚到了肉包子,舍不得吃,先跑去河边拿给我娘――那会儿,我娘一般会接一些洗衣服的活儿养活我们。我拿了肉包子给她,我娘却以为是我偷来的,生气的打了我,将包子全扔进河里。”

至于嘉玉为什么说这个,是因为去年年关,宋九发现嘉玉和韦阑在当值时间吃包子,处罚了他们。

嘉玉受罚后,担心他在宋九心里留下坏印象,因此才腆着脸来讨好‘他’。

嘉玉的讨好不是为了升职,更不是为了巴结,他只是单纯的对宋九十分崇拜。

――可能是因为最开始那一碗蜂蜜水的缘故,让嘉玉这个实心眼儿的人对宋九死心塌地。

宋九其实也很喜欢齐嘉玉这个老妈子性格的兄弟,不过‘他’经常冷着脸,不善于表现,才让齐嘉玉误以为‘他’在生气

宋九当时听了嘉玉赔罪的话,当真是哭笑不得,说:“这样吧,你给我讲个故事,我就不生你的气。”

齐嘉玉天生就不是讲故事的料,但出于对宋九的敬仰,他还是搜刮挠肚的讲了个故事。

这个故事跟嘉玉的人一样,平平淡淡,却在见过、认识后就让人无法忘怀。

宋微想到这点后,前些日子去河边洗衣服的地方查看一番,就在她和陈闻之两人快把那处石头搬光的情况下,终于发现一只被油纸包裹着的木盒。盒子里有一个锦衣卫专用的信筒,外面还封有火漆。按压痕迹是王二娘的指纹。

宋微用锦衣卫专用手法打开此信筒,里面有王二娘留给她的两张纸――第一张纸上写了王二娘被皇帝关押期间,装睡时偷听到的一些话。

「“那银子……如今已经回到邺都,不过,陛下可真狠心。”

“可惜了十七个锦衣卫好手,陛下想用银子的事情试探周王和文王的忠诚,他们也只能死了。”

“听说里面还有宋九――陛下多器重宋九啊,怎么说杀就杀。”

“杀了也好,没了宋九的锦衣卫,以后就彻底是条哈巴狗。”

“哈哈,咱们倒是能在锦衣卫头顶撒尿!不过,邺都人多眼杂,银子还没彻底运到国库,在陛下城外的庄园里,陛下让咱们尽快运回去。”」

第二张纸则写得是王二娘在想到自己儿子的死居然不是因为宋九指挥使指挥失利,而是一场赤/裸/裸的政治斗争。她就感觉自己难受的心在滴血,常常喘不过气来。

于是她一不做二不休,趁着出门买菜的机会,将此事传递给了邺都的地头蛇――他们家两代都是锦衣卫,平时跟这些收虎皮子前的地头蛇有打过交道,因此不算陌生。

后来的事情王二娘就不知道了,但宋微作为熟知邺都周边土匪势力的前锦衣卫指挥使,她和陈闻之最近摸查了几个村寨,已经大概知道是哪个寨子吞了钱――只是宋微也没料到这群土匪居然有胆子逼宫。

现在,宋微就是要趁土匪山寨空虚,去抢了这笔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