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屋煞(十)

怪谈类报告 木兮娘 3405 字 8个月前

“别瞎耽误时间,快点……你们都不来?那行,老人家,你先来。”

杨辛脸色阴沉,严厉的目光一一扫过几个下属,余威犹在,几人心虚地低头,便听他语重心长说:“你们跟我最久,多少学到点玄学知识,既然知道厉鬼害人需要杀人条件,怎么不知道鬼话连篇?厉鬼没人性,不会跟你讲承诺,它摆明就是玩弄你们,挑拨你们自相残杀!”

他们心知肚明,只是谁都想握住救命稻草。

杨辛失望叹气,对顾拙鸠说:“小师傅,我知道你可能不信,但是鬼神之事宁可信其有,你也看到已经没了两条人命,安全起见,还是留在电梯里等专业道士过来搭救吧。”

角落里的女白领嘀咕一句:“不是说猛鬼入侵大厦?道士就那么几个,谁有空来救我们?要来早来了,别等人都死了才来。”

几人一听,表情瞬变。

两个精英男骤然发难,眼镜男握住短发女拿防狼电棒的手,条纹领带男则抢过安全绳就朝她身上扣,却在下一秒愕然倒地,原来是眼镜男突然反水,拿过防狼电棒击倒他,反将安全绳扣在他身上。

“你、你们……是一伙的。”条纹领带男终于意识到他们早就达成联盟,联手演这出不过是为了除掉电梯里威胁最大的他自己。

角落的女白领:“他们是办公室情侣,你不知道吗?”轻声细语,充满说不出的讥讽。

“行了!”杨辛怒视她,“一出事你就扮作惊吓过度导致精神失常,躲在角落里降低存在感,但是其他人发生争吵,你时不时刺一句,加剧矛盾,连这清洁工……”他指着面朝下的老人尸,“也是因为你神神叨叨的刺激才想不开去撬轿顶——她说她也听到电梯幽灵告诉她死六个人就好,明白过来没有?鬼就是想看我们自相残杀!只要大家都不离开电梯,满足不了厉鬼的杀人条件,耐心等到救援就可以了!厉鬼就是在耍把戏,利用这种把戏把我们一个个往电梯外面推,让我们主动触犯它的杀人条件,掉进它的陷阱!”

“道长说了,鬼分等级,很多鬼没有强大的杀人能力,只能利用谎言、伪造特殊的环境条件哄骗活人主动掉进陷阱被杀害。”杨辛恨铁不成钢似的,“你们一个个都掉进厉鬼的谎言了,还以为自己多聪明?它就是要赶在道长来之前,把你们都骗出去杀了!”

这几人都不蠢,只是原本跟在杨辛身边,有了厉鬼作祟的观念先入为主,加上密闭狭窄的空间和濒死的威胁,以及两人惨死,如此刺激下,根本受不住厉鬼的挑拨,这才开始内讧。

如今一听杨辛的分析,冷静下来思索,发现他的话很有道理,恐怕都着了厉鬼的道。

顾拙鸠:“什么道长?什么杀人条件?你们都说什么?”他板起脸,“事关人命,咱不兴封建迷信那套,要不说明白,我懒得管你们了。”

说罢,作势解开条纹领带男的安全绳想绑回自己腰身。

杨辛连忙阻止他,简单解释一遍来龙去脉,顾拙鸠听完做出‘你们都有病’的表情,“什么年代了还有人信这些?嘶……我半年前修过电梯机房,在顶楼遇到一个人拿着罗盘转来转去,里面一个个白领精英大老板对他是毕恭毕敬,大师来大师去……叫陈什么?陈大师?就是等他来救你们啊?”

杨辛点头,“大师是得道道长,不可不信。”

短发女下意识想提醒,被突然变了脸色的男友一把拽住手腕拖到电梯角落,失去行动能力、倒在杨辛脚边的眼镜男都瞬间吓得脸色苍白。

“小师傅,举头三尺有神明,不可不敬。你靠在门边太危险了,过来我这边。”

顾拙鸠走过去,“我倒不是不信,家里老人说鬼很会骗人,叫我出门多注意,说不定身边哪个跟我说话的人已经被鬼附身,专门骗我过去……您是人吧?”

杨辛:“我要不是人,还提醒你们别出电梯?”

“也是。”顾拙鸠自然地伸手,“那如果出电梯才是生路呢?”

杨辛富态胖的脸颊两侧肉微垂,唇角下撇又竭力克制,努力向上走,以至于呈现皮笑肉不笑的僵硬感,炽亮的灯光下,古怪的感觉愈发明显,听到顾拙鸠的话,眼珠子一直落在他的脸上,意图看出他是随口一句话还是有意试探。

一般人在狭窄且近距离的空间里看人是挪动眼珠,但杨辛不是,他眼珠、脖子和肩膀都不动,只移动脑袋,像禽鸟类动物,让他看起来古怪感更甚。

顾拙鸠的桃花眼透着浑然天成的纯良无害,手就快碰到杨辛的胳膊,“你们都说离开电梯会死,可死的两个人都在电梯里,没出去过啊。”

此话一出,杨辛的脸上闪过疑惑,似乎被顾拙鸠太过坦荡的眼睛所迷惑,只是不自觉后退,就快贴向电梯时,速度更快的顾拙鸠的五雷斩鬼符已然打向杨辛。

顿听狂风似的呼啸响彻耳边,电梯内灯光激烈闪烁,电梯快速下滑、又飞速上升,恐怖的失重感引得众人惨叫连连。

片刻后,电梯突然停下,灯光大亮,老人尸被甩到门边,手卡住门缝,导致电梯门开开合合。

条纹领带男率先反应过来,连滚带爬跑出电梯,短发女和眼镜男相互搀扶着跨出去,顾拙鸠看向角落里一动不动的白领女。

“你不逃吗?”

“我?它要我帮它找人。”

“他是谁?”

“教室里的鬼。”

“找谁?”

“你要帮我?”

“也许能帮到。”

白领女转头,面孔颇为清秀,“你到底是什么人?”

顾拙鸠背起昏迷中的杨辛踏出电梯,想了想回她:“一个大饼在手的创业有志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