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晋宣布这是他捡到玄烨后遇到了最棘手的事情了,就连当时写博士毕业的论文都没这么令人头秃。目前小家伙进退两难,表现好也不是表现不好也不是。最终宋晋叹了口气,“还是按部就班原先怎么装,现在还怎么装吧。”
玄烨点头,哥哥不说他也会这样做的。
玄烨搬回宫后,和福全同住太后慈宁宫的侧殿。初入宫的小家伙终于有了皇子的气派,这是这段时间让宋晋最欣慰的事情了。
因为太后的提议,玄烨刚入宫时那叫一个万众瞩目,顺治后宫的莺莺燕燕可比除夕宴会那会儿热情多了,太后宫里整天热热闹闹的,来客络绎不绝,人气非常足,直到玄烨的上书房学习生步入正轨慈宁宫才恢复安静。
宋晋本来还担心福全会因此事和玄烨产生矛盾,又跟在玄烨身边陪读了两天,发现福全小胖子脑子里根本没有那根弦,放下心来的同时又很骄傲,不是每个孩子都像他家崽那么聪明的。
宋晋发现去上书房学习的崽更加辛苦了,每天早上四五点开始,到下午四五点多结束,中间休息不到两个小时,一天到晚要在书桌前坐整整十个小时。
区区十个小时的学习时间看起来也许并不长,对于后世要上晚自习的初中生高中生来讲根本不值一提,但谁会用这个作息要求一个不到五岁的幼儿园小朋友?还是全年基本无休的那种,比某些公司疯狂的996还要过分。
也许这正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真实写照,宋晋不会也不能以爱之名让小家伙之前所有的努力付之一炬。也许是沉没成本太高了,他负担不起之前的损失,只需要再等两年,哪怕他可以把台灯明目张胆地拿出来也是一种进步。
玄烨却认为他并不是很辛苦,这些要学的东西在他看来都是最基础的,他以前早就学过了,现在只不过是复习一遍。
“哥哥真的不用为我担心,我每天学这些东西,就像哥哥每天学小学数学一样。”玄烨试图缓解宋晋的焦虑,生动形象地打了个比方。
宋晋相信玄烨的天才,但他最焦虑的并不是这个,而是,“这么不健康的作息,以后长不高可怎么办呀?”长高可是大事,他家崽学出事儿来了谁负责?
正在思考怎么安慰宋晋的玄烨目瞪口呆,长不高确实是一件大事。
“如果神游天外的时候,能让意识体进空间睡觉就好了”,宋晋嘀咕道,“可惜不可行,多对一教学有点恐怖。”虽然顺治皇帝没有派老师,但太后找来许多博学之士给两个孙子讲课。明面上不偏不倚,宋晋却知道那些老师给玄烨开了不少小灶,所以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别说睡觉了,走神都会被发现。
兄弟两个合计了半天,都没有想出一个两全之策,连折中都不行。两人最后只能决定先过了顺治的考核再说。
但顺治皇帝仿佛忘了和太后相约的考核这一说,几个月过去,又是一年夏天到来,别说考核了,顺治连玄烨这个儿子都忘在了脑后。
顺治和太后在此事上却相当默契,一个比一个沉得住气,谁也没有主动提起。宋晋和玄烨乐得过轻松日子,盼着他们永远不要再提起记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