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8 章 大结局(上)

杨戬跟随元始天尊来到了娲皇宫。娲皇宫宫门大敞,女使在门口道:“天尊、真君,娘娘在内殿等候一位。”

娲皇宫的内殿,不似玉虚宫那般恢弘壮丽,而是更偏古朴典雅。一张长案铺开,女娲身披一件黄褐色羽衣,端坐于首位,两侧分列客席,太上老君、通天教主,乃至于玉帝,都已落座其间。

瞧见二人来了,女娲微一点头,道:“不必多礼,直接坐吧。”

杨戬沉默落座。

玉帝试探开口:“数千年不见娘娘,不知今日是为了何事,将我等召集在此?”

“今日召五位前来,其中四位,想必心里也已有数。”女娲道,“至于昊天你,以前不知,今日就知了。”

玉帝一愣。

女娲:“你可还记得当初为何封神?”

玉帝答道:“自然记得。三千年前,共工祝融交战,共工大败,怒触不周山,以致地覆天翻、生灵涂炭。尽管有娘娘补天,结束了这场大乱,但这期间天庭折损众多,休养生息苦撑近千年,仍难以为继,才最后决定册封新神。”

女娲道:“封神之战,本座参与不多。娲皇宫闭门谢客多年,非是本座避世而居,乃是本座精力耗尽,须得休养元神,因此不得不闭关长眠。而今日本座出关,也并非是元神大好,而是本座意有所感,天下大劫将至,不可不出面应对。”

玉帝面色一凝:“不知是何大劫?”

太上老君叹息解释:“昔年共工大败于祝融,逃至不周山下,因心气难平,怒触山柱,欲叫天下陪葬。然众神众仙力挽狂澜,他看在眼中,知晓计划落空,心有不甘,因此于身陨之前立下诅咒,三千年后,再见分晓。”

玉帝大惊:“还有这等事?我怎不知?”

“共工立咒之时,你不在场,自然不知。”

“共工也不过一水神尔,此咒当真会应验吗?”

元始天尊道:“共工乃古神,绝非后世所封之神,他之神力不可小觑,你天庭如今的神仙,不可与之相提并论。”

通天教主接话:“但毕竟他已身陨,不似凡人可入轮回,虽口出狂言,也不知是否应验、又如何应验,因而这桩秘闻,才不曾流传出去,以免人心惶惶。”

玉帝看了看众人平静的神色,最后盯着杨戬:“莫非你知道?”

杨戬:“我知道。”

玉帝不快:“为何连杨戬都知道的事情,我却不知?”

太上老君道:“此前不曾告知于你,乃是因为你天庭人多口杂,若为一个不知是否应验之诅咒,大张旗鼓,闹得天下不安,是为不妥。但如今既然女娲娘娘都已有感苏醒,想必这共工之咒,定是要应验了。回去后,你也该召集各路神仙,共商此事了。”

元始天尊道:“杨戬之所以知道,是因为他身负重任。天地之极,弱海之上,鸿毛不浮,飞鸟不度,后辈之中,论及御水之能,无人可以望其项背。倘若诅咒应验,又是一场浩劫,弱

海一旦涌入人间,后果不堪设想。可驻守弱海者,唯杨戬尔。”

“什么?”玉帝又是一愣,“杨戬竟能压制住弱海吗?”

当年水神共工身陨,陨落之处,生出一片汪洋大海。此海表面汹涌,内里一团死气,活物入海,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永坠海底,不知所踪。女娲将其命名为弱海,从此划为天地禁域,闲杂人等,不可靠近。

女娲看着玉帝:“宫中女使告诉本座,在本座沉睡的这段时间,人间兴亡更迭无数,皆在合理范围之内。唯有近年,自唐灭亡,动乱不断。此种动乱,不止人祸,更因天灾。昊天,你难道就不曾意识到其中问题吗?”

玉帝:“怪不得!已经有数次龙王来报,明明是按着御旨下雨,有些地方却干旱频频,有些地方却洪灾不断,我还当是天地气运轮转到此,天庭神仙违抗不得,谁能想到,竟是有共工诅咒的原因?诅咒尚未降临,便已如此,真当降临时,又该是何等情形?”

通天教主说:“娲皇宫闭门以来,本座与老君、元始也时常推演这共工之咒,只是时间未到,除了提前安排人手,也做不了别的什么。本座教中尚有些未被封神之弟子,各有所长,今日之后,正好安排出去做事。”

五人又围绕诸般细节仔细推敲了一遍,等尘埃落定之时,已过去数十个时辰。

玉帝道:“护山防山崩,疏水防水决,驭兽防兽变,这些人力可及之事,都好说。唯有一点,倘若天穹再裂,又该以何作补?”

女娲道:“你不必操心这些,安排好你手下的神仙,审时度势,灵活调度,才是当务之急。”顿了一下,又道,“本座听闻,这些年来,你掌管天庭,有所懈怠。往事不咎,但如今事态紧急,你好自为之。若是天下再遭劫难,你这天庭,难道还要再来封一次神吗?”

玉帝额头微汗:“昊天明白,必不敢让娘娘失望。”

共工诅咒,已成必然,玉帝急着去召众神仙议事,三清也亟需安排教中弟子出山,以应这即将到来的大劫。

杨戬起身,正欲随元始天尊离开,却听女娲道:“杨戬留下。”

杨戬便又默默坐了回去。

待到殿中只剩他一人,女娲方问:“方才为何一言不发?”

杨戬道:“前辈议事,杨戬不敢插话。如有安排,应下便是。”

女娲看着他:“你和妲己的事,女使同本座说了。”

杨戬垂眼不语。

“妲己之事,确是本座疏忽。”

“娘娘不必对我解释这些,若是有机会,可与妲己当面对谈。”

“好,那我们先不谈她。”女娲道,“其实今日,也不过是本座与你第一次见面。犹记得第一次见你时,你还是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本座当时问你,倘若有朝一日大劫真至,你当如何,你还记得当时是怎么回答的吗?”

杨戬抬起眼,平静地说:“为天下苍生,杨戬何惜此身。”

女娲:“你还漏了一句。”

戬继续道:“然么快!幸好我及时闭了七窍,要不然我喝一口弱海的水,不完蛋了!”

他又打开乾坤袋检查了一下,确认自己在海下挣扎着收回的混天绫上,没有沾染一滴弱海水,这才勉强放了心。

两人一回到阐教,便被守在山门口的玉鼎真人和太乙真人一顿痛骂,骂完了还不够,还得去玉虚宫找元始天尊解释。两人这才知道,原来弱海上的禁制是女娲娘娘所设,他们这一破,直接惊动了女娲娘娘。

两个人在元始天尊面前讲完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认了错,哪吒由于是主犯,被罚去面壁思过一个月。看哪吒被太乙真人带走了,杨戬也等着自己的惩罚,可不知为什么,却迟迟没有听见上面的声音。他疑惑地抬起头,就见元始天尊正若有所思地看着他。

杨戬被带去了娲皇宫。

直到那一刻,他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并不如自己所看见的那么安全。即使不接近弱海,也不代表高枕无忧。

女娲道:“看来本座是真的该歇一歇了,近期精力愈发不济,连设在弱海上的禁制,都能被两个小辈破解。”

元始天尊道:“放眼三界,倒也没几个小辈能有他们两个这等本事。”

女娲笑了一下,望着杨戬说:“本座与你师祖方才说的,你可听明白了?”

“杨戬听明白了。昔年水神共工怒触不周山,身陨化弱海,留下一个诅咒。倘若他诅咒应验,这天下恐怕又要再起灾患,而这弱海,便尤为紧要。师祖觉得杨戬能从弱海中把同门救出,大约可堪一用。”

女娲道:“诅咒是否会应验,尚无法推演,自然也无从知晓这诅咒的厉害程度。你师祖今日带你来见我,非是要逼你做什么,只是这么多年来,三教乃至于本座,都在寻找有能力独当一面的年轻子弟,以应对将来可能的劫难。然而,出众者寥寥,能驾驭弱海者,更是前所未有,这么多年,也只寻得一个你。”

“娘娘与师祖厚望,杨戬必不敢辜负。”

“非是本座与天尊寄予你厚望。”女娲纠正他,“即使你不愿,你也不曾辜负任何人。今日告诉你此事,只是给你一个考虑的机会,你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去做决定。此事非同小可,非有能之士不可担负,而一旦决意担负,便只能勇往直前。杨戬,本座说的这些,你可明白?”

“杨戬明白。”杨戬道,“意思就是这拯救天下的任务,旁人即使有心也无力,而现在娘娘与师祖觉得杨戬有力,便想问问杨戬,有没有此心。”

元始天尊道:“拯救天下?倒也不指望你行如此大事。若是将来真有诅咒应验,能稳住弱海,已是足够。旁的事,自有旁的人操心。”

一边的玉鼎真人忙道:“就是就是!你还挺爱给自己揽活儿!你才多大,别说是娘娘与天尊了,便是你师父师叔还没死呢,拯救天下轮得到你?还真当自己是什么孤胆英雄呢!”

“是杨戬失言了。”

女娲道:“好了,你尚年轻,诅咒也还遥远得很,正好如今天庭凋敝,神职空缺,本

座正与你师祖等人商议,是否要开启封神之战,供天庭遴选新神。若最终决定开启此战,你便与你的同门一齐前去历练吧。等见多了人事,磨炼了心志,再回来告诉天尊,你对此事的答复。”,

你跟真君说两句话吧,

他马上就要走了。”

妲己冷笑一声:“急什么,他厉害得很,我还不信他不回家了!等这破诅咒过去,家里自然是要给他大摆庆功宴,庆祝英雄凯旋的!届时再说话也不迟!”

般般无奈,又去找杨戬:“你就不能再去哄哄娘亲吗?不要老是让我夹在中间当传话筒啊!”

杨戬默了默,道:“我知道了,你先去休息吧。”

是夜,杨戬来到妲己屋前,里面明明点着灯,他敲门,却没有人应。

杨戬索性直接进去了。

妲己正在皱着眉看地形图,旁边突然多出来一个影子,也不惊讶,只当没看见。直到杨戬伸手掐灭了灯烛,她才冷冷开口:“诅咒将至,你不让我看地形图,安排妖族前往合适的地方避难,是想灭了我妖族不成?”

杨戬道:“就当是为了般般,同我说些话吧。”

“现在知道般般了?以前怎么不知道呢?”

杨戬道:“你为何这么大反应?我去守个弱海罢了,其他的天塌了地陷了,都不是我要管的事。若你觉得我所做危险,那你所做难道不危险吗?你如今是妖族之主,大家都听你的,你要以一己之力护住万万妖族,难道比我容易?”

妲己:“我可没有自减修为的前科,也根本不会去做强出头的事。我还当你闭关两百年,是真的恰好两百年,如今看来,只怕是你强行出关吧!”

杨戬道:“我与孙悟空交手,你是看见了的。我并无事。”

妲己不语。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唯有他们,相顾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