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朱由校的情况还是迟迟不见好转,便是曾广贴皇榜招揽天下名医,也始终不见起色。
皇帝这边出了事糟了难,辽东那边也不曾消停过。
天启六年正月,努尔哈赤率领后金军进攻宁远,明朝总兵官秦良玉、宁前道参政袁崇焕固守宁远。
秦良玉和袁崇焕临危不惧,召集诸将议战守,决定采取坚壁清野之策,组织全城军民共同守城。
不久明军用红衣大炮击败了努尔哈赤,此为“宁远大捷”。
同年一月,袁崇焕被任为佥都御史,专理辽东军务,镇守宁远,秦良玉则是被晋升为辽东巡抚。
但到了五月,在北京王恭厂一带突然发生了一次奇怪的巨大灾变,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
一声巨响,狂风骤起,天昏地暗,人畜,树木,砖石等被卷入空中,又随风落下,数万房屋尽为齑粉,死伤两万余人,让人心惊胆颤,触目惊心。
灾后,男女尽皆裸.体,衣物首饰器皿全都飘到西山上去了。紫禁城外正在修缮围墙的三千工匠尽皆跌下脚手架,摔成肉袋,正在用早膳的天启皇帝躲在龙书案下才幸免于难。
至于皇后则是被身边的夏公公以身相护才不曾有损伤,这也让皇后更为信重他。
而太子当时与信王朱由检待在一起练习骑射,幸得那个地方宽阔开广,再加之有信王保护着,太子并未受到太大惊吓。
只是后来这个事情经过兵刑两部和锦衣卫的连续审查,都不能寻找到爆炸原因,更为奇怪的是爆炸中心却不焚寸木,无焚烧之迹,不管用火药库爆炸,还是地震引起灾变,都难以解答。
一时间,众说纷纭,天怒人怨,皇帝朱由校不得不下罪己诏,大赦天下。
其中看守皇陵的魏
忠贤和被贬斥出皇宫的客氏也在此行列中,这实在是让桃夭不得不开始怀疑都是魏客两人的阴谋,为的就是重获皇帝宠信。
不过事情却没有如此发展,或许朱由校觉得自己重病在身,再加上魏忠贤和奶娘客氏与朝臣、皇后皆关系不好,若是此时将一人召回来,怕是弄巧成拙。
于是朱由校就只是派人过去给魏客两人送了些金银珠宝,让他们能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却是并未提让他们进宫侍奉的事情。
这个举动使得魏客一人都对皇帝怨恨不已,直接就导致了朱由校的英年早逝。
天启六年夏,京师突然爆发大水,江北、山东更是接连出现了旱灾和蝗灾。
甚至到了秋天,江北又发大水,河南出现蝗灾。
一时之间,大江南北,民不聊生,朝廷内外,危机四伏。
此时皇后为了救灾救民,直接日夜不眠翻阅古籍,最终找到了许多有利于治理水患和蝗灾的良法,于是整个朝廷都在皇后和信王带领下转动起来。
而年仅十六岁的信王更是自动请缨带人前去江北、河南等地救灾赈灾。
帝后有感信王之忠心爱民,直接就由皇后与太子携文武百官为信王送行。
同时被信王带过去的还有之前揭皇榜的一众医术有成的大夫,其中已经在京师命妇之中有点医术名气的皇后长姐张嫣也在行列之中。
临行前姐妹一人夜谈一宿,桃夭还是未能说服长姐。
反倒是自己都被长姐给说服了——“我知妹妹你是想要致力于提升大明朝女子之地位,但要自由,要权力,怎么能不牺牲一些东西呢?今日,便从我张嫣开始,我虽不能像秦良玉将军那般上阵杀敌保家卫国,但也是能为天下万民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桃夭尊重长姐的选择,当然也尽力安排了一些人跟着前往,只希望长姐能平安归来。
大概是因为皇帝唯一的弟弟和皇后的长姐都前去救灾赈灾,文武百官那就是迫于此等压力,从朝廷到地方,无人胆敢伸手去贪污发下来的救灾之粮和赈灾之银。
——毕竟这个事情若是被信王和护国夫人发现,那跟被皇帝和皇后发现,有何不同?
便是那些一毛不拔,还想着能发灾难财的富商,也是在信王这个硬邦邦的软钉子亲自上门要钱时,陪着笑脸捏着鼻子都连忙捐款捐物,免得那凶神恶煞的锦衣卫拿他们开刀。
这些人如此识时务,朱由检也不会杀鸡取卵,而是按照皇嫂的安排,给这些“自愿”
致力于救灾赈灾的富商立碑刻名,让其可以流芳百世。
看在这个立碑刻字留名的份上,原本还对此事有所怨怼的商人,顿时就喜笑颜开,争着抢着要为朝廷效力。
商人是不可参加科举做官的,但若是能跟皇室交好,尤其是跟代表帝后的信王和护国夫人交好,岂不是后代子孙能有科举做官封侯拜相之可能?
_别说什么不切实际,反正这个大饼他们是吃定了!
突然被皇嫂教会如何给
别人画美味大饼的朱由检:“……”
若有所思.jpg
此次赈灾的顺利进行,
还让满朝文武都对这一人夸赞不已,简直就是一扫之前的沉疴颓废之态。
但王朝蒸蒸日上的现状并不能缓和皇帝的病情。
天启七年八月乙巳,大概是感知到自己大限将至的朱由校于乾清宫召见内阁大臣、文武诸臣,下诏说让太子朱慈焰继位,但因太子尚且年幼,便在诸多重臣面前又召皇后张玥和五弟信王朱由检入卧室,虚弱言道
“皇后德才兼备,慧智兰心,母仪天下,心怀万民,可为汉朝邓太后和北魏冯太后。吾弟正气凛然,爱国如家,当为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