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司马相如

——她也听说了长陵神君对霍去病的“精气少,命不长”评断,担心霍去病会在出征中遭遇不测。

偏偏此时,贵妇们也在小声讨论前线的消息,尤其是家中有正值婚嫁年龄的女儿的。

“霍将军可千万别出事,我女儿爱他爱得都要发狂了。”

“我家那个也一样,自从大军出发,她每天都焚香祷告,祈求霍将军能够平安归来。”

“可惜霍将军至今不知道她们的心意。”

“就算知道,他也不会娶她们为妻,至多给个妾室的名分。”

女人们摇头叹息。

大家心里清楚得很,霍去病至今未有正妻,显然是皇帝有意让他尚主,所以才——

“不会有事的!表哥他们一定不会有事!他们会胜利归来的!”

被贵妃们关于霍去病的讨论弄得心烦意乱的卫长公主突然大声道。

贵妇们以为她担忧随军出征的丈夫曹襄,无不露出怜悯、理解神情。

此时,授课正式开始。

司马相如首先向所有前来听课的宗亲贵族行礼,随后拿起表面贴了提花锦缎的《九歌》纸册,为大家诵读《国殇》篇章,身后有以李延年为首的宫廷乐队配乐演奏,还有新近得宠的方士少翁在丝绸屏风后用鬼神之术招来将士烈魂,演绎为国赴难、舍生忘死的奋勇场面。

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让人们想起此刻正远赴塞外与匈奴搏杀的大汉将士。

担忧丈夫、儿子的女人们潸然泪下,男人们也都被《国殇》中蕴含的强烈感情触动,纷纷双手握拳,面露坚毅。

“陛下必胜!”

人群中不知是谁突然喊道。

话音落,所有人都跟着高喊起来。

“陛下必胜!”

“大汉必胜!”

正在未央宫焦急等待前线军情的刘彻听到偏殿传来“陛下必胜”、“大汉必胜”的呼喊,大悦,眉头舒展,自言自语道:“朕这一次真的能彻底击败匈奴,为大汉获得更多的疆土吗?”

“奴婢以为,天运站在陛下这边。”

“是吗?”

刘彻没有把握。

他决定,如果这场战役大胜,他就登泰山封禅,亚献由注定将在漠北大战中立下最大功劳的卫青和霍去病担任!

……

……

司马相如的授课连续天,每场授课都会诵读至少一篇经典辞赋,从屈原的名篇《九歌》、《楚辞》,到自己最为脍炙人口的《上林赋》、《大人赋》。

瑰丽华美的文章搭配乐师李延年的精湛绝伦的音乐演奏、方士少翁的神乎其神的招魂表演,与会的王公贵妇们无不如痴如醉,只恨太阳落山太早、授课时间门太短。

很少有人知道,这场出乎所有人预想的华丽授课演出其实来自李令月的建议。

并且,整场活动名为授课,实为给前线战士的胜利祈福,第一个大喊“陛下必胜”的人也是李令月让霍光和金日磾提前安排的。

……

连续天的讲解辞赋让司马相如年迈的身体不堪重负,授课结束第二天就在家中病倒。

但即便是昏迷说梦话的时候,他也在不停地念叨那日,恨不能永远活在那日。

这一日,窦太主府邸的马车停在司马相如门前。

卓文君赶紧出门迎接:“民女卓文君拜见——”

“不必多礼。”

陈阿娇在奴婢的伺候下从马车中走出。

卓文君抬头,见来者竟然是陈阿娇,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贵人,您——”

“你居然还记得我?”

“您曾经向民女夫君千金买赋,民女自然记忆深刻。”

回想往昔,卓文君也是感慨万千。

作为与司马相如风雨数十载的女子,她非常清楚司马相如写《长门赋》并非单纯为了陈阿娇的千金报酬,他以美人自比,借《长门赋》感慨自己空有绝世文采却被皇帝遗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得到陛下青睐。

讽刺的是——

《长门赋》得到了皇帝的喜欢,买《长门赋》的她和写《长门赋》的他却……

“听说司马先生病重,恐不久于人世?”

“确有此事。”

说话间门,卓文君请陈阿娇入内。

病榻上的司马相如见来者是陈废后,挣扎着要下地行礼。

“你身体不便,还是躺着吧。”

陈阿娇走到司马相如身前,看着这位追名逐利一生的辞赋名家,感慨道:“你为我写的《长门赋》……”

“它毫无意义,对贵人、对我都……毫无意义……”

“你错了,《长门赋》并非毫无意义,它得到了陛下的喜爱,得到了天下人的称颂,也……”

陈阿娇顿了一下:“也让我得到了世间门最可爱最聪明的小月亮。”

“小月亮……”

司马相如轻声重复着,突然浑身一震:“四公主!难道说四公主是……”

“是的。”

陈阿娇垂眸。

司马相如恍然大悟:“难怪……难怪……难怪陛下如此喜爱四公主……难怪四公主与太子如此不同……难怪……贵人,陛下和您真是……”

“一世的孽缘,对不对?”

司马相如没有回答,只是唇角流出叹息。

“或许,这就是天意……”

陈阿娇对于现状并无不满。

和司马相如谈了些许往事后,她突然道:“我可以再请你写一篇辞赋吗?”

“贵人,你看我现在……”

“我想请你写一篇关于封禅的辞赋。”

“啊——”

司马相如惊愕:“贵人,您这是——”

“陛下一直都想效仿古代圣贤行封禅大礼,而当世辞赋文采没有人能及得上先生。”

“所以贵人想请我写《封禅文》?”

“是。”

“哪怕我活不到陛下登高山封禅拜祭天地之日,只能凭想象书写?”

“是。”

“但是我没有亲眼看到,我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