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人不说话,姜静行又假惺惺问道:“李相这是怎么了,脸色竟比之前差了许多,难道是病还没有好?”
“不是,老夫很好。”李伯同用拐杖戳了一下太极殿的地砖,精神奕奕道。
就算他之前精神头不行,可如今见了姜静行这冤家,也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见此时李伯同一扫身上的衰老之气,姜静行眼中也含了笑意。
“陛下驾到——”
伴随着张公公尖细的嗓音,武德帝从后殿走出,大步向龙椅走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今日早朝,并没有因为姜静行的加入发生变化。
六部尚书一一上书言事,事物虽多,却不难决断,武德帝处理的游刃有余。
很快,这次早朝便迎来了今天的重头戏。
大理寺卿走出队列,吸引了所有朝臣的注意力:“陛下,宫宴遇刺一案事关重大,干系众多,臣请旨三法司共审此案。”
大雍在司法上沿袭前朝官制,大理寺,都察院和刑部,合称“三法司”。
很快,左都御史和刑部尚书也站了出来:“臣附议。”
武德帝点点头,算是认可了大理寺卿的提议。
得到武德帝的同意后,大理寺卿又顺势提起该由何人统领三司一事。
朝臣们顿时议论纷纷。
正如大理寺卿所言,刺杀发生在皇宫里,此案干系众多,不仅涉及到皇宫里的人,也涉及到宫禁侍卫和方方面面。
这么多的刺客进入皇宫,肯定是有人给他人大开方便之门。
可“三法司”分工不同,职责各异,如果共同审理宫宴遇刺一案,就必然需要一个够分量的人来负责此事,协调统领三司。
虽然只是暂时统领三司,可背后权力之大,不言而喻。
同时,这也是一个排除异己的好机会。一旦和刺客沾上边儿,即便九族无恙,本人也定然是难逃死罪。
姜静行站在朝臣前列,将武德帝脸上的表情看的很清楚,十多年的君臣做下来,她很轻易看出了武德帝早有打算。
今天不是大朝会,诸位皇子并没有来。
偏偏就是没来的这几个人,成了朝臣争议的人选。
见大臣们意见不一,武德帝便示意不远处的张公公。
张公公高喊:“肃静——”
这么一大块肥肉吊在眼前,很快就有人跳了出来。
姜静行扭头一看,竟然是兵部侍郎。
兵部尚书和她对视一眼,微不可见地摇了摇头:不是我授意的。
兵部侍郎没有察觉到自己顶头上司的不满,仍然在慷慨激昂:“……此案牵涉众多朝臣,难免有藏掖包庇之嫌,臣建议陛下从几位王爷中择人负责此事。”
果然,宫宴遇刺演变成了几个皇子夺权。
朝臣们又吵了起来。
姜静行老神在在地站着走神。
虽然她已经决定站队小皇子了,但武德帝明显早在心里有成算了,这时候说再多都是在做无用功。
“靖国公。”
走神的姜静行一时没反应过来,还是身边的李伯同看了她一眼,才让她意识到武德帝在叫自己。
“臣在。”她立刻站出来。
争的面红耳赤的朝臣们也终于不再争吵了,全都目光炯炯地盯在她身上。
他们吵的太厉害,反倒忘了这件事的另一个主人公。
靖国公府是重所周知的保皇党,得姜静行一言,可比他们在这里吵的吐沫横要强的多。
武德帝高坐在龙椅上,问道:“靖国公可有人选推荐。”
姜静行沉吟片刻,该说不说,陆执徐一直都挺低调的,背地里做了不少事却不为人知。
自己此时若是推荐他,反倒是让他从幕后走到了幕前,这统领“三法司”的权利,对陆执徐自己而言不全是好处,倒是有利有弊了。
姜静行斟酌了一番,决定赌一把。
毕竟老在幕后躲着也不是一回事儿,该展示自己的时候还是要展示自己的,不然如何让朝臣信服。
姜静行还是决定把这张大饼塞给小皇子。
只见她义正言辞道:“昨日情况危机,众人慌乱奔逃,辰王殿下却能临危不惧,上前反杀刺客,后又护卫在陛下身前,可见其武艺出众,心性纯善,因此,臣建议由辰王殿下负责此案,以正视听。”
这番话有理有据,说的也是事实,让不少朝臣都暗中点头。
姜静行身后的霍辛等人暗中递了递眼神,同时喊道:“臣附议。”
武德帝心中的人选正是陆执徐,昨日整场刺杀经历下来,也只有这个嫡子的表现让他比较满意。
“那便由辰王负责此案吧。”
姜静行退回到朝臣队列里,李伯同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
对此,姜静行回以灿烂的微笑。
二人视线错开,心中几乎同时骂道。
“老狐狸。”
“小狐狸。”
别以为她看不出来,她听朝臣们吵了一圈,这看似是个愣头青的兵部侍郎,其实早就被人安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