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接过来翻看,他不仅要改织造局,还要等时机成熟,把太医院也给改了。
看这群老匹夫怎么办。
“你是苦力吗,你那两个太子妃差点把咱的门槛踏破,来让咱叫你回来。是国士院那群家伙欺负你了吗,告诉咱,爹为你做主。”
朱标想到这几天几夜都在不停歇的实验织机,而这群文官却在上奏疏弹劾反对,他心里就十分的沉重。
要不是老朱在,他绝对拎根木棍,谁反对。收拾谁。朝廷的纲领自己从没想着擅自改动。就只是想搞些织机什么的。他们还要出来推三阻四。
“爹,国士院的科技官制造了一种织机,这种织机是普通织机的数倍。虽然织造局为宫中做布匹,但如今它也在把丝绸卖给安南和高丽一带。更有销往民间的,每年的利润是税收的一大半。儿臣自然不敢懈怠。
但现在织造局的事情得放上一放,因为这几天国士院也要准备考场,去年的器械今年已经不能再用了。有两个墨家传人做了很多的木兵,对器械也很擅长。”
两人正说话,三宝和于一端着切好的鸭肉送上来,金黄色的哇皮酥脆,陪着佐料,吃起来也是很有滋味。
随后朱标安排三宝,去抬一架织机来,明日早朝他要给百官看上一看。
却被老朱阻止:“行了,能够织布是好事,出了问题这不还有你爹我。故元的烂摊子,你爹都敢收拾喽,你可劲儿折腾,咱这不是给你兜底呢。”
说着蘸了块肥美的鸭肉,递给朱标:“吃,把这几日的补回来。”
老朱说完就起身去分旁边的奏疏,边分边说道:“你一个,咱一个。你一个,咱一个……”
看着分的平均的奏疏,朱标放下鸭肉,坐到前面的椅子上开始批改起来。
改不完,不能睡觉的。
他批阅的里面,有几分是陕西参政汪广洋的,说是当地许多百姓不春耕,忙着在哪里拜菩萨,信神仙娘娘什么的,再各地开着香堂收信徒。
这放着春耕不耕作,搞什么幺蛾子,难道又是百姓求着神仙老道帮自己生儿子的戏码,下油锅出鬼脸这种,应该已经过时了。
大明周报对这个可没少去宣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