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讲完《大学》开篇第一节,徐夫子开始讲第二节。依旧是先反复诵读再讲解文义。
“此节论述为何‘明德’、‘新民’便可‘止于至善’。”
“何以明己德、明天下人之德便可抵达至善之境?——知道要抵达至善之所在,有了目标则志有定向,志有定向则心不妄动,心不妄动则随处皆安,随处皆安故而虑事周详,终将抵达至善之所在。”
讲完上述两节,徐夫子继续道:
“故而,《大学》又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疯狂燃烧学习热情的谢拾跟着徐夫子一字一句诵读,他的目光亦随之转移到书卷上的第三节。
一个个简单的文字,在他眼中却蕴含天地之至理,俨然是通往修行大道的门扉。
“本,根本也;末,末梢也。”
极度专注中,世界寂静无声,一切喧嚣皆已远去,唯有徐夫子的声音在回响。
“此节总结上述两节:‘明德’为本,‘新民’为末。始于‘知止’,终于‘能得’。——本与始在先,末与终在后,知晓这顺序且照着去做,则于大学之道不远矣。”
——先明己之德,再明天下人之德;先立目标,随即定志、静心、随处而安、思虑周详,终能抵达至善,接近大学之道。
“嗯!嗯嗯嗯嗯!”
第一排右侧靠窗的位置上,谢拾竖起了耳朵,一个字都不曾遗漏,他下意识连连点头。惹得坐在他后面的方朋目光情不自禁随着这颗圆润的小脑袋瓜上下移动。
多日苦练书法的成果在他笔下显露出来,快速而不凌乱的字迹密密麻麻连成一片。
谢拾婴儿l肥的小脸上满是郑重。
短短三节交代完“三纲”,徐夫子开始讲述“八目”,他继续带领学生们诵读:“【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物格而后知至……国治而后天下平。】”
一口气读完两节,徐夫子方才一起讲解:“……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这是‘明明德’的条目;齐家、治国、明明德于天下,这是‘新民’的条目。”
“知所先后,循序为功,则己德可明,民德可新,至善可止,大学之道亦近矣。”
伴随着徐夫子戎长枯燥的讲解,学生们摇头晃脑的频率越来越低,逐渐变成小鸡啄米般的点头,浓浓的困意笼罩了学堂。
徐守文双眼几乎眯成一条缝。
赵自新记笔记的动作逐渐凌乱,笔下的文字不知何时向着鬼画符的方向发展。
王临全凭毅力在坚持。
方朋、吴跃二人忍不住以书遮面,掩饰住打呵欠的小动作,眼中泪光点点。
春天到了,万物生长的季节。受到倦意源源不断的浇灌,瞌睡虫嚣张地大肆扩散。
唯有一人与大家格格不入。
第一排右手边,一个圆润的小脑袋瓜正充满节奏地连连点动,着实引人注目。
“嗯!嗯嗯嗯嗯!”小脑袋瓜的主人不断从鼻子里发出附和的哼哼声,充满求知欲的目光落在徐夫子身上,几乎将人点燃。
谢拾目露兴奋之色。
头好痒,长脑子、不,长知识了!
新的知识宛如得到浇灌的种子,在脑海中疯狂生长,眼看就要结出丰硕果实。
全神贯注汲取知识的同时,小家伙在心底熟练地进行二次理解:《大学》果然是无上之法,这不连修行步骤都道明白了?
——修身明德始于格物致知,先从自己开始格物致知;紧接着,是教全家人格物致知;最后,一步步将目标扩散到全天下。
终有一日,天下人都能做到格物致知、修身明德。如此便能抵达那神秘的“至善”之境,将人间化为堪比仙境的王道乐世。
好耶,学会了学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