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1

哪怕他是一位天生的赢家,也不喜欢在家里,和他那位拥有一堆基础病,还做过心脏手术的父亲,吃一样的乏味食谱……

这样父嫌子厌的戏码开局后,凯文就笑着引入了正题:“虽然不知道经过如何,但我想主席(伯恩斯坦)他们为了说服你,应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吧?毕竟在你亮相的时候,他们看上去是如此担忧你会逃走。”

凯文话落,新闻厅内已经是一片笑声,甚至连查尔顿爵爷也在笑着,显然大家都是这样想的。

然而当事人在听到他亲昵的调侃后,也只是先看向了查尔顿爵爷,在爵爷对他回以微笑后,才看向众人道:“和你们想象的相反,他们并没有说服我——他们说服了我的母亲,就足以让我坐在这里。”

众人大笑。

其实大家已经想到了。

等到笑声告一段落,《泰晤士报》的记者就辛辣地提问:“诺亚,我和所有的英格兰球迷一样,对你重回赛场都感到非常开心,但这次你会出现在教练席上,而这份合同时间,仅仅是4个月——这是你和英足总,对双方都缺乏信心吗?”

很直接的问题,也让坐在诺亚隔壁的伯恩斯坦笑不出来了。

为什么合同是4个月呢?

因为4个月后,欧洲杯就结束了。

诺亚如果成绩可以,他们就续约,如果能捧杯,那是意外之喜。

如果不行呢?

也没什么可惜的啊,双方合同已经到期,可以没有什么废话地进入到“一别两宽,各自安好”的环节中。

他们和诺亚都对这样的合同没有异议,结果《泰晤士报》直接在发布会上提出来,这就像是在找茬了。

伯恩斯坦不高兴,可谁让这是《泰晤士报》呢?

主席只能忍耐,姓弗格森的年轻人就不同了。

早在他16岁时,他就被父亲告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要直抒胸臆。

换言之,就是不高兴,就直接怼,我弗格森的儿子,吃什么都不能吃亏。

所以此刻他也只是抬起眼睛,用那双钴蓝色的眼睛,直视这位记者的眼睛,缓缓问:“我想你应该知道,在半年前,我才拿到教练证吧?”

《泰晤士报》记者心感不妙,但还是在同仁们的注视中,点了点头。

“那你应该知道,我的教练生涯,也仅有半年吧?”

记者再次点头。

主席台上独占c位的青年,这才稍稍抬高音量道:“在我16岁拿到驾照时,我的哥哥还会提醒我,要往车上贴一张实习标签,提醒过往车辆——这里有只刚学会上路的菜鸟。况且这是执教一支国家队呢?”

年轻人话落,现场已是一片掌声。

时隔四年,再次在发布会上对决,诺亚还是那个诺亚。

弗格森家的小子执教成绩先放一边,反正在发布会上,我们立于不败之地了。

《泰晤士报》的提问虽然不讨喜,但问到了在场媒体的心坎里。

接着获得提问权的是《每日电讯报》的记者,他问得也很直接:“诺亚,我们都知道在球员时代,你是一个天生的赢家,我想知道在执教国家队后,你的目标是否更改?”

电视机前的弗爵爷,此刻已经不爽地哼了声。

因为这家伙显然比《泰晤士报》的那家伙聪明,不但会偷换概念,也会挖坑,甚至还为他制定了一个配得上“天生赢家”的目标。

镜头也在此刻,拉到了特写,也让爵爷的目光,和儿子那双过于深邃的眼睛对视。

小子,你会怎么回答呢?

在所有人的期待中,诺亚开口就道:“我想有必要让大家知道一点,英足总并未为我设定任何目标。但我们是英格兰,当我们要踏上欧洲杯赛场时,我们当然会以角逐冠军为目标。”

果然……

爵爷忍不住撇嘴,明知道是坑,还是会义无反顾踩进去的小鬼!

记者还在追问:“你会为冠军而战?”

“从来如此。”

此刻掌声再次响起,而弗爵爷已经他们的呱唧呱唧声中,开始头痛了。

你提前贷款,让老子上哪里搞到能符合你要求的门将教练和体能教练啊?

爵爷在头痛,采访在继续。

“虽然是凯茜夫人促使你接下了英格兰的教鞭,但能谈谈当你知道这件事的感受吗?我是说,你会期待以这样的方式,重新回到英格兰国家队吗?”

“要听实话吗?”

爵爷无语地看着屏幕中的青年,知子莫若父,他已经知道这小混蛋要整活了,没看到镜头中的伯恩斯坦已经在紧张了吗?

“……我想你的粉丝和英格兰的球迷,都想知道答案。”记者问道。

“实话是,我想拒绝。”年轻人说到这里,就用自己那双深邃得足以容纳世界的蓝眸,环视台下的记者们,“我爱我记忆中的英格兰,我也爱每一个并肩作战的队友。但4年时光过去了,我们都经历了很多。我想大家很清楚,英格兰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我并没有信心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哗!

这话一出,记者们集体哗然。

这可不是他们记忆中诺亚·弗格森会说的话,在他们心中,之前回怼《泰晤士报》的那个年轻人,才更像他们记忆中的那个英格兰10号。

英格兰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

是多年无法解决的双德问题,是中后卫的老化,是锋线的无力,还是边后卫的匮乏……

比起04和08年,现在的英格兰的确处于一个尴尬的时期,一个单拎出来任何位置,好像都缺乏统治力的时期。

在台下记者们的惊叹中,伯恩斯坦在微笑,微笑。

只是心中已经把大卫·吉尔喷了八遍,看你干的好事儿,我们花了1200万英镑,还要被嫌弃!

拯救这位尴尬的足协主席的,还是记者。

“但你还是选择了接手?”

“是的。”年轻人说到这里,就冲记者眨了眨眼,“即使是刚上路的新手,也想开豪车吧?”

“噗!”

笑出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凯茜夫人。

她可没想到一本正经的儿子,会突然说冷笑话。她丈夫的反应,也不遑多让,也是在大笑着。

这对夫妻尚且如此,就不用说现场记者和台上的超豪华看板郎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