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英雄救美与《水龙吟》

圣域春秋 苏打水SUV 2058 字 7个月前

“接下来就是大明苏家兄弟苏半翁、苏蕴以及琅琊王氏的王青之与圣都曹家兄弟曹不一、曹子木以及晋中裴氏的裴谞一道,在南北文士文士面前,一展文采。至于他们行文的命题,我想由文圣您来亲自命题的话,方能不失公允。诗会之后必会传为佳话。”

董瑾这番话把最棘手的问题丢给了白子宁。白子宁也有些猝不及防。

“董老不厚道啊!”

白子宁玩笑的回了董瑾一句。但也没推辞。他让苏半翁六人回到席上,自己思索一番后,起身说到:“既然今日之诗会,圣域文士汇聚一堂,确是大周近千年来的一大盛事。如此盛事怎可没有文章传世。你们六位不妨各抒才情,记载今日诗会之盛况,以传于后世,彰显我大周文风鼎盛,天下士子同心同德。”

苏半翁等人躬身领命。然后静立在六人桌案旁的小沙弥开始为六人铺纸研墨。但几个绝代佳人一涌过来,将小沙弥等尽数驱赶开来,不惜以千金之躯亲自为六位当世名士研墨。这番插曲倒是为诗会增添了一番风采,也多了些才子佳人的味道。

苏半翁的身旁是一位体形娇巧玲珑的千金,这位千金仰慕苏半翁的文采,无视他那肥硕的体形,毅然的站在苏半翁身旁,完美衬托出了苏半翁的宏伟。公孙玄和苏小小在下面都有些不好意思看过来,二者的对比简直就是互相伤害。

曹子木不愧有着文思泉-涌的称呼。白子宁刚说完命题,他已经有了构思,手中的羊毫笔蘸着上好的云州雨墨,在宣化纸上笔走龙蛇。为他研墨的是一位面容秀丽的名门闺秀,她不小心看到正专注于书写的曹子木的侧脸,整个人都呆滞了。手中的墨锭正要落如砚台里的时候,曹子木一把捏住下落的墨锭,将其放入女子的手中。

“姑娘,研墨的时候可别走神啊!”

女子又羞又喜,北边的那些佳丽看到曹子木如此体贴,纷纷为曹子木大声呼喊。一些胆大的直接告知曹子木自家门户,甚至说为他留门的也不少。曹子木不为所动,依旧沉下心写他的文章。为他研墨的少女碍于心中的羞怯,也不再直勾勾的盯着他,而是不时偷瞄几眼,心中便觉得宽慰许多。

曹不一听到那些女子的呼声,心知定是自己的弟弟整出来的事情。无奈地摇摇头,随手拿起一支小锥狼毫,开始奋笔疾书。苏蕴本就长于记事精于史集。他在肚中打好腹稿之后,接过为他研墨的少女递来的一支羊毫,双目盯在宣化纸上,笔下有神落笔如飞。为他研墨的少女也是圣都中富有文名的薛家长女,苏蕴每写一句,少女心中钦佩之情就多一份。

唯有裴谞和王青之二人最为悠闲。他们席地而坐,继续探讨昨日二人对于书法的看法。二人心知彼此虽有才名,但绝对比不上曹家和苏家二子。与其坐那锦上添花的添头,不如另辟蹊径,以免有损家族名声。最后二人商议合作一篇。然后分别以行书、狂草写就,善于发扬自身的长处,也不失为另辟蹊径之法。

月色从厚重的云层中透了出来,无禅寺山门前多了几分蟾宫之气。

苏半翁几度提笔又几度放下。等到月色出来时,苏半翁忽然从笔筒中一把拿过一支小锥笔,蘸饱了墨汁后,在平滑的宣化纸上写到《水龙吟》三字,研墨少女接着看下去,只见苏半翁下笔如飞。一阙词便在纸上显现。

孤山远去千重,待长风吹度宫阙。沧河潮头,云中月露。稷上骚客,文曲垂降。圣域无涯,文章有度。慕先贤遗风,精气聚在,书生意,拦苍穹;无禅佛经万卷,南无声,阿弥长调。檀香萦绕,魂香梦扰。晓来却见,黄粱一朝。才华十分。七分归齐,两分晋中,一分斯地。莫道是,古道热肠匆匆,不见今朝?

苏半翁写完这阙《书龙吟》便搁笔。向白子宁行礼之后,飘然离去。可惜身形太过臃肿,以至于飘然的潇洒被他演绎的如同巨石脱崖,狂奔而下。他这一天可是难受极了。这种事真的不是他喜欢的。写完这阙词,也算是给白子宁还有几位大儒一个答复了。他走下去直奔公孙玄和苏小小而来。公孙玄早就准本好了一壶酒迎接他。苏半翁接过酒壶直接仰天畅饮,然后不顾形象的躺在那里。可算是轻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