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会开的隆重,没想到落得惨淡收场。不过这次诗会收获不可谓不丰盛。苏家二子、曹家二子都有佳作问世。晋中裴谞和琅琊王青之更是写出了天下第一的草书和行书。单凭这两部书法,此次诗会就可以流芳千古。白子宁和在场的几位大儒道别之后就飘然而去。几位大儒无比艳羡白子宁的从容洒脱。但他们明白世间真能做到心中无藩篱,自身无刑役的人寥寥无几。白子宁之所以能做到如此洒脱从容,就在于他自身不拘泥于外物,不苛求于自身。圣人云: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白子宁天命之龄便达到如此层次,世间何人不艳羡啊!
曹家二子专门到公孙武这里和苏半翁他们道别。随着曹子木的离开,原本还剩下七八百人的红粉军团顿时削减了一大半。剩下的数百人没了这些真正的文士作陪也是游兴大减。
苏蕴这次倒是有不俗的收获,为他研墨的那位薛家长女薛晴烟在为他研墨的时候,芳心暗许,在离别之际送给苏蕴一个自己绣好多时,只待如意郎君出现便送出的绣球。二人望着绣球皆是面色绯红的道别。苏半翁得知此事,自作主张的要了薛家长女的住址交给了弟弟。
“这位姑娘看着端庄大方,颇有些胆气。可比那些矫揉做作的千金小姐强上不少。二弟,你需主动些。咱们父亲可就等着抱孙子了。”
“大哥,你尚未成婚,小弟如何......”
“糊涂,别人家犯这糊涂咱们苏家也跟着犯糊涂嘛?你也不看看你大哥这体型。这辈子相有良缘只怕难。而且历来少有肥胖者长寿的,你大哥若是结了亲,岂不是害了人家。所以以后别说这糊涂话。听大哥的,这位薛家姑娘值得二弟你真诚相待,厮守一生。”
苏半翁的话说的自然平静,苏蕴听在心里却觉得犹如刀搅。
公孙玄和苏小小在一旁,听完之后也是觉得不是滋味。公孙武走了过来,告诉他们该回去了。曹魏收拾好东西,和其他两个车夫套好马车。
“元公子去哪了?怎么没看到他啊?”曹魏一问,众人才发觉元昊除了上午露了个面,下午的时候说道孤山转转,一整天就不见人了。
“要不我们找找看吧!”苏小小知道元昊的真实身份,担心元昊发生什么事。
公孙玄摆摆手。“不用,我了解元昊。他一肚子坏水,真要发生什么事,都是别人吃亏。我们在这里等一等他。”
见公孙玄这样说,苏小小也不好再说什么。公孙武安排曹魏和两个车夫到无禅寺中弄一些斋饭过来,大家一边吃着斋饭一边等元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