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君臣一心,气吞万里如虎

圣域春秋 苏打水SUV 1929 字 7个月前

项燕闻言微微颔首。这件事圣都内西楚的暗桩已经秘密的将此事传递出来。不过西楚得到消息也是事发半个月之后。圣都内已经完成了清剿同党和余孽之事。西楚以及大周各藩王都损失了不少潜伏圣都多年的密探暗桩和杀手。得知此事之后,项燕当时就将几位重臣召进王宫-内商议对策。当时项燕始终觉得此事不对,不正常。刺杀姬元浩的事他也想过,但是始终无法下手。原因很简单,他们掌握不了姬元浩的行踪,甚至连姬元浩长得什么样都不知道。现在姬元浩居然遇刺,而且刺客还在姬兀傲赶到之际将其重伤。只差一点就得手了。项燕当时还以为是其他藩王出手,但是从各个藩王府中密探传来的消息,东唐、西秦、大汉等藩王得知此事之后,也是一头雾水。项燕因此还担心是不是大周朝廷的阴谋,想要诬他们这些藩王,一度命燕十一调兵,将兵力部署在楚郑边境之上。

“楚王您一开始就怀疑此事不对。在星云看来,此事确实蹊跷。不过联系到大周这几年来发生的事情,就不难得出此事背后的真实意图。”

“快说!”

“楚王,您先耐下性子来。这么急躁容易打断微臣的思路的!”

“滚你丫的!”项燕一脚踢在诸葛星云的屁-股上。“叫你吊本王的胃口!”

诸葛星云揉着自己的屁-股,一脸哀怨的模样。“一言不合就动手,你可是堂堂楚王啊,居然如此不顾及形象!”诸葛星云埋怨归埋怨,还是一五一十的将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这几年大周朝堂之上,因为姬贺病重,宰辅李非权倾朝野。其权柄之盛五千多年来都没有人可与其比肩。这种臣强君弱的局面,历来是各个王朝的大忌。因此姬兀傲才牢牢地控制着兵部和武将升迁。不让李非将他的势力渗入军中。一点李非掌握兵权,大周兴亡,只在他一念之间。尤其是这次姬贺已经一年多时间没出现在朝堂之上,但是大周的这个庞然大物依然稳妥的运行着。无形中姬贺以及李非的作用就被凸显出来了。没有姬贺大周依然可以有序运转,但没有李非大周定然会陷入瘫痪。百姓可不管谁当皇帝,他们只要当权者能够给他们一个安定的政权,一个和平的国家。活的开心,不用担心战乱,能赚到余钱,能一年吃喝不愁,能娶老婆生孩子......这就够了。如此一来,这些百姓对于有没有姬贺这个皇帝大家就都不关心了。百姓们不关心。姬兀傲还有大周的臣子们可不能不去关心。一旦大周的皇权动摇,大周必然会根基不稳。甚至不用任何兵马。大周都有可能毁于一旦。幸好姬贺生了个好儿子,一个出生之后整个圣域都知道的儿子。不仅出生的时候天生异象,而且还有祭酒本人亲自出面,帮他造势。让圣域的百姓都在期待大周下任君王是个千古以来少有的圣君。有这份期盼大周的根基就动摇不了。姬元浩遇刺,一下子就让圣域的局势变得紧张起来了。藩王人人自危,李非、姬兀傲身陷猜忌之中。这一招确实高啊!”

项燕听到这里,也大概明白了这件事就是大周朝廷的手笔。但是却不明白这番手笔到底针对谁。细细想来,似乎针对李非更多一些。毕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李非权柄煊赫,犯了任何王朝都不能容忍的大忌,将其除掉在情在理。但诸葛星云又说了,眼下大周离不开李非。至于针对的是姬兀傲的话,项燕也不会相信。这时候对姬兀傲动手,大周无异于自断一臂。能做出如此布局之人,眼界岂会这般不堪。剩下的就只有他们这些藩王了。想到这里,项燕懂了,他语气坚定地道:“绕了这么多花花肠子,原来是想对我们这些藩王动刀啊!”

“楚王说的不错。大周的确是想对藩王们出手,灭藩不仅可以增强大周的实力,充盈大周国库。而且还能转移大周朝堂之上臣强兵弱的局面。据说大周太子姬元浩已经入宫,现在肩负监国重任。这时候对外用兵,正好可以帮他从李非手中收拢一些权柄。想来这次的谋划恢弘大气,尽显杀戮之气。想必出自十三名将次席大周兵马大元帅姬兀傲的手笔。燕兄,同为十三名将,你对这位大元帅有和看法?”

“攻守兼备,不动如山,动如烈火。与我对战,胜负四六开。我四他六!”

燕十一的话一点没让项燕和诸葛星云觉得意外。姬兀傲征战圣域四方八地,大小战役不下千余场,未逢一败。很多人将他的功绩说成因为有齐王姜尚的指点,白捡来的军功而已。但真正的兵家,没有一个敢不正视这个据说有天人之境以上的修为,但出手记录寥寥,建立辉煌战功的老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