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溃兵狂退差不多后,第一列开枪射击,中枪的也有不少溃兵、被追杀的清军,第一列打完后又退至第二列后方,直追大队人马而去。
而第二列又开枪,但此次打中的太平军没多少,一来人心里都有了防备,二来打胜了,没人在愿意平白牺牲性命,故而大多射程之外叫喊追杀,三列火铳放完后,太平军急冲追杀,除了被清军身后的太平军所截的一部分清军外,大部清军已经跑远了。
此战清军战死人数超过五百之数,先是在沟底打死打伤三百余,双方冷兵器交战被杀的大溃,又死一百余,最后逃跑时,被树林里冲杀出来的太平军拦住截杀有一百多,太平军死伤两百余,多是冲锋时被火枪打死打伤了的。
这一仗打完之后,夏诚的那个疑问也有了一点的答案,眼前的清军虽精火器但惧白刃。
他不知道的是鸦片战争及后面十九世纪末的几次列强侵略中国的战争,我国与他们交战的双方武器差距固然有重要的因素,但很多次战争中,清军的战败不是直接由火器打垮的,后世很多侵华战争中的列强军官的日记里,对清军详细的描述是两军交战时,清军排列对射时侯,很是勇敢,其虽杂乱但不退,到英军习惯放完三枪,端着刺刀冲上去肉搏的时候,占其军队60%的拿大刀长矛的清军冷兵器部队,往往被其列强的刺刀冲锋杀的大溃而逃。
夏诚不由得想起了甲午战争,那时的清朝经过洋务运动后,清军的军械仅次于德军,有不少部队还装备了五发匣的拉栓式连发步枪。
而日军装备着只能打一枪就要手动装一发子弹的春田式,每个人的子弹只有有限的十五发,许多日本低级军官都认为与对面清军交战有去无回,并且清军还是最早将机关枪的始祖“赛电枪”以装备部队的军队。
可在朝鲜路战的战场上,清军一路被打的丢盔卸甲的逃回中国,日军一面接收清军遗留的装备,跟着一路打进中国本土,夏诚当年看着这些历史介绍的时候,曾经义愤填膺,骂过是猪打也不会这么惨,现在他见到这些还是清军精锐们的表现他知道了,这样的军队如果在中国还算是精锐的话,那么中国的大门也就意味着随时都会让列强来踢开践踏。
“天革满命,当此一击!”夏诚不由想起了自己未穿越前时,看的一本明末清初的小说里,里面主人公发布的讨清檄文里,结尾的最后一句。
他看着眼前尸横四野的战场,想到了这场日后掀起万千波浪汹涌起卷的、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风暴,也不由得轻声念出声来:
“天革满命,当此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