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永安建制前的风起云涌

我来自天朝 但丁的手 2247 字 5个月前

军报的内容很简单,昨夜在新圩,经文岱的部下抓获了一群从象州博白赶往永安路过的拜上帝教教徒,领头的忽然为太平军中的派去招兵的大人物,一经抓获,未及用刑,便言及愿为清军效力,如赐功名,可赶回永安为清军内应,以使清军袭夺此城。

“一二一,放!”城南郊外太平军军营里,传来火枪有序齐射的声音,夏诚看着平地上自己四百六十余人分为三股的操练。

原先卢盛为正,涂满为副的一百余人的火器营被分为左右两部,每部以其五十人为基础,并从高四哥手下在水窦强夺的饥民两百人中抽出一百人,外带早先随夏诚一路打过来的像于贵这样不善火器、善于冷兵的太平军一百人,分别交由两部。

这样两部各一百五十人左右,每部其中五十位火枪老铳手与配给的五十老实饥民共一百人持缴获来的贝斯燧发枪在前列阵开火,冷兵埋伏其后做枪械射完后的冲锋交战力量。

如此安排可使火铳手一对一对饥民指导操作,方便其很快速熟悉火器使用与口令阵形,早早的投入战斗。

余下善冷兵器的五十人为经过好几次战阵的老军,持长矛冷兵作突击力量交战时攻击力高,易打垮当面敌人,也不容易溃败。

不顾太平军给下的番号,夏诚私下给两部其命名为奋武,鹰击。分别由卢盛,周彪伍为奋武队正副主官,于贵、涂满为鹰击队正副主官。

当初新圩缴获的乌兰泰的贝斯燧发火枪共三百一十六把,外加夏诚与刘老二二十八人冲独鳌山威宁兵军营夺来的四把,共计三百二十把。

除奋武、鹰击两队用去两百把燧发火枪外,余下一百二十把贝斯火枪中,夏诚又拿出二十把武装自己的亲兵卫队,由李天成带领,尤其是出来左茂这个大妖蛾子,使得夏诚把自己的命看得尤为重要。

至此四百六十人除去三百二十人,余下一百四十人,配置如奋武鹰击两队一样,一百人饥民持贝斯燧发火枪,四十余人为监狱招来的兵,皆持冷兵,私下番号为扬威,由夏诚自领,但实际由作为夏诚副手的崔拔指挥。

夏诚手下一队队士兵的队列排列整齐,依次放完四段击,而后冷兵大喊杀声,从火枪队右后侧闪声冲出,冲到前面作突击搏杀状。

夏诚骑着还是当初活捉的安徽游击将军袁贵的战马,得意洋洋的看着他眼前枪多药足,“训练有素”的小股军队。

马边站着的是刚被带出监狱的吴公九,此公正大吹法螺,吹嘘夸赞夏诚的这小股军队如何神威、如何杀敌必然厉害,夏诚如何得有见地本领等等。

此时作为夏诚自封的书办,他早先能混到替高官士绅们贩卖押运鸦片,虽然类似监工而已,但鸦片这东西还是入刑杀头的,虽说利润颇大,不是信任的人是不敢让其代看押运。

他吴公九混到代押,不光光靠的是善于发现体察人意,精明强干,打得一首好算盘。更重要的是溜须拍马,口吐白莲,有六七分都是口的功劳。

夏诚直被这家伙吹的身体都轻了三斤,只觉得只凭手里这只小队伍,就可以收拾的了千军万马。

心道:“这吴马屁说的不错,我有此一只队伍,千军万马能耐我何?”

可谓得意非常,可他没料到,仅仅几天后,他这只队伍就被一伙千余清军打的差点人仰马翻,几乎让人翻了盘。

作者的话:公司里让经理叫住忙了一整天的体力活,两个胳膊都在发抖,本来今天上午九点钟可以写完此章的,拖到了现在,胳膊酸痛,生活不易啊!

秦日纲搞工事的本领一流,后来定都天京后,武昌失手后,撤退途中与湘军大战半壁山、田家镇时,在短短十几天之内,就在江上构起铁锁数十条,铁链又连江船几十条,上架火炮,两岸山上驻起土城三座,沿江炮台几十座,自牛肝矶至吴王庙长约六、七里,都密排炮眼,以向江心轰击。要塞设防,布置是异常严密的。说实话我当初看到这儿差点没反应过来,以为这家伙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呢!

虽然最后还是败了,只因水师未建立,而敌则水师精练,江上作战,取决于水师,故势不能敌。

夏诚也不是百战百胜,且看他紧接着的马失前蹄,另外赛尚阿的间谍活动能否奏效,永安又要落入怎样的权力风波,请看下节。

请看下节——一打古苏冲与夏诚首度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