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妇人之仁?此乃仁君!

荆州不可守,刘备只能无奈弃城而去,一路上愿意跟随刘备的人也越来越多。
到了襄阳的时候,诸葛亮提出建议,建议刘备攻打的襄阳。
此时襄阳还在刘琮的掌管之下,同时还有小部分曹军驻守。
拿下襄阳对刘备而言毫无疑问是大有裨益的。
可刘备又如何能够狠下这个心来?
纵使刘琮再怎么混账,刘表毕竟是将刘琮托付给自己了,如果他打下襄阳,刘琮难免会有所损伤,这让刘备心中极为过意不去。
刘备想要尽可能的和平解决这件事情,于是便在城外叫喊,希望刘琮能够出面悔改。
但刘琮自知理亏,哪敢面见刘备,只恨不得挖个坑把自己买起来。
外面大军压境,刘备若是真有攻打之心,只怕襄阳城根本受不住。
刘琮甚至已经开始收拾细软,随时准备出城跑路了。
在外面喊了整整一个下午,看到刘琮没有反应,刘备无奈,知道刘琮这是铁了心不和自己见面了。
当下只能在襄阳城外修整一夜,第二天再出发。
刘备却是没有想到,刘琮居然如此不得人心,第二天一大早,襄阳城内居然有无数百姓将士出门投靠。
见到这幅场景,刘备既欣慰又无奈。
带着这么多人逃命显然不是上策,但别人已经舍弃家业势要跟随自己了,难道刘备还能抛下这些人不成?
于是刘备无奈,只能带上这些人再次踏上了逃命的路程。
到了当阳的时候,刘备麾下百姓将士竟是已经约莫有二十万之数。
到了刘表之墓的时候,刘备还特意前去祭拜了一番。
在刘表墓前刘备说了很多,越说越自责,到最后竟是涕泪四流,不能自已。
在刘备看来,丢掉荆州完全是自己的责任。
虽然代领荆州,但没能守住荆州,以至于成了现如今这般模样,这让刘备感到自己愧对刘表的托付。
如果不是关羽张飞二人拉着刘备,只怕刘备能哭晕过去。
他心中的自责和愧疚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而在这里,诸葛亮也认清了刘备的本质,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
刘备无意是一位仁君,若是放在盛世,有此君主真乃天下百姓之大幸。
可现在是乱世,是人命如草芥的乱世。
在乱世需有铁石心肠,万万不可有妇人之仁。
妇人之仁只会错失大好的机会,只会让局面无可挽回的滑向深渊。
刘备可以作为一个守成之君,但绝对做不了一个锐意进取的开国君主。
此人实在是太过感情用事了。
只是……
诸葛亮叹了口气。
这也正是刘备的优点不是吗?
在这乱世之中,需要有一位有同情心的仁君来兜底,来作为天下枭雄的底线。
有刘备在,诸葛亮才能看到一丝希望。
如果当真希望刘备成为曹操那般的枭雄,那诸葛亮为何不直接投靠曹操?
这是刘备的缺点,也正是刘备最大的优势。
诸葛亮不准备过度的改变刘备。
仁义难道是缺点吗?
在这乱世之中,在这缺乏实力的关口,仁义反而能够更好的凝聚人心,帮助刘备积累起最开始的势力。
这些自愿追随的百姓和将士无意就是最好的证明。
存地失人则人地皆失,存人失地则人地皆得。
只要有人心,有百姓愿意追随,那自然就可以积累起力量。
星星之火,未必不能燎原!
这也是诸葛亮对刘备有信心的原因。
在祭拜过刘表之后,大军很快再次上路。
行军赶路和常人出行是完全不一样的。
人越多前进的速度也就越慢。
若是只有刘备一人,一人两骑,只怕日行百里都不是问题。
但人一多起来,每日行军能有十数里便已经实属不易了。
偏偏现在时间紧张,根本由不得刘备如此慢悠悠的行军了。
不要看他们现在人数众多,但真正能够战斗的将士却是没多少。
若是敌人真的打了过来,将士们不但要负责迎敌,还要负责保护这些百姓。
现在最好的选择无疑是抛下这些百姓,只带上将士们轻车简从,速速出发找到根据地安顿下来。
如此方能回过头来支援这些百姓。
至于这些百姓的安危……那就只能让他们自求多福了,希望敌军追上来之后,不会对这些人下死手。
从理性上来说,自然如此。
可刘备从来都不是讲理性的人。
他执意要带上这些百姓,哪怕这会让他缓慢的走向死亡!
诸葛亮既欣慰又无奈。
很多时候,这种仁义是刘备积累人心的关键,但在这种紧急时刻,这却成为了拖累刘备,让刘备置身险地的关键弱点。
但眼下也并非死局。
诸葛亮十分冷静,很快便做出了分兵的策略。
这样看似乎是分散了保护力量,却也让队伍的前进速度快了一些。
如果曹操的追兵耽误了时间的话,说不定他们能够从容脱身。
在做出这个计划之后,诸葛亮也不由得一阵身心俱疲。
这种不受掌控的感觉十分不好,他只能将生存的希望寄托给敌人会犯错之上,这实在不是诸葛亮的风格。
可眼下,却是没有更好的计划了!
于是刘备便派出关羽带领一部分将士百姓先行乘船离开,双方约定一同在汉津见面。
这样一来,兵分两路,敌人不知道该如追谁。
诸葛亮本来建议刘备和关羽一起先行离开,因为走水路更加安全,而且速度更快。
曹操的追兵若是真的追上来了,也无非去追逐水路上的敌人,只能在陆地上奔波。
刘备先走无疑是最为安全,也是最为妥善的决定。
可刘备却认为,自己要和百姓同患难,如果自己先行离开,曹操的追兵追上来了,见不到自己岂不是会屠杀百姓泄愤?
可水路的运输能力有限,无法承载更多的人,诸葛亮只能尽可能的让更多的人跟着船只一起出发。
陆地上的人越少,行军速度越快,他们也就愈发安全。
就在此时,有人提议让刘备先保住江陵。
只有保住江陵,才能遏制曹操军队南下的路线,如此方能保护南方安全。
刘备深知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起初或许只是因为心善,不忍心看到这些百姓遭受苦难。
众所周知,曹操军队的军纪一向不怎么样,每逢破城必定烧杀掳掠,这对城中的百姓而言无疑是灭顶之灾。
但到了现在这般地步,已经是船大难掉头了。
刘备若是在此处将那些百姓抛弃,那他多年以来积累的名声将瞬间化为乌有。
这根本不是一道选择题,因为刘备自从接受这些人的投靠开始,他就已经没有任何选择了。
他所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情,那便是带着这群百姓走下去,一直到逃离升天,或是被曹操的追兵赶上。
“想要成大事必须以人为本,现在这么多人背井离乡跟着我,我怎么忍心抛下他们!”
刘备如是说道。
接着便义无反顾的带着百姓接着前行。
看着刘备坚定的义无反顾的模样,诸葛亮神色微动。
……
“孔明是否想过,若那刘备实在是妇人之仁,又当如何?”
诸葛亮的动作微微一颤。
“何为妇人之仁?”
这场对话发生在诸葛亮前来找秦天讨论之日,此时他已经知道想要来请他出山的是那中山靖王之后刘备了。
秦天淡淡的一笑。
此时刘备的名声还只是仁义,并没有太多可以佐证他的思想的真实例子出现。
秦天思考片刻,随即缓缓道。
“刘备如今寄托在刘表麾下,你说,他会不会感谢刘表的收留之恩?”
诸葛亮点点头:“自当如此,否则不为人子。”
刘表收留了刘备,如果刘备不知道感恩,那岂不是和畜生无疑?
“可若想取天下,难道刘备能放弃刘表的地盘吗?”
现如今江东在孙权孙策手中,刘备自然是没有可能将其拿下的。
而北方又是曹操的地盘,只要不是白日做梦,自然不可能以北方作为起点。
那刘备剩下的选择就几乎没有了。
想要在这乱世安身立命,刘备必须要有自己的地盘。
而纵观天下,留给刘备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继承刘表的领土。
如此方才有安身立命之地,才有争霸天下的资格。
争霸天下,说到底争的还是土地人口,刘备现在一穷二白,想要争这些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可若是刘备当真反戈一击,占领了刘表的势力,那请问孔明兄,此举到底是仁义,还是不仁义呢?”
诸葛亮没有犹豫太久,很快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自然是有德者居之。”
他的意思很简单,虽然你收留了我,但是为了天下,我还是要占据你的势力,这就叫有德者居之。
秦天哈哈一笑:“孔明啊孔明,没想到伱也是这伶牙俐齿之人。”
嘴上全是道义,肚子里全是生意。
“可你这话说服的了我,说服得了你自己,你能说服刘备吗?”
“这……有何不可?”
诸葛亮不相信会有人如此糊涂,在这乱世依旧抱着道义不放手。
就算不真刀真枪的动手,诸葛亮也有无数种办法让那刘表临死之前“自愿”让位给刘备。
天底下,这样的事情还少吗?
“如果真是这般模样,我也不会说那刘备是妇人之仁了。”
秦天淡淡一笑:“观一人,从其过往所经历之事便能知晓一二。”
“你观那刘备,当真以为他会是这般伪君子?”
“你堵的住自己的嘴巴,堵不住天下所有人的悠悠众口,刘备也知道如此,所以他断然不会做出这般举措。”
诸葛亮眉头微皱。
“这虽然是问题,却也并非不能解决。”
诸葛亮自信心很足。
就算刘备当真是那妇人之仁之人,他也有的是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他身为谋士的自信。
“那么,再设想一个情况。”
秦天缓缓说道:“假使刘备与你有了容身之地,不管是何处,是荆州也好,益州也罢,总之就是你们战败了,要弃城逃亡。”
“那么此时城内将士百姓恐惧曹操,要和你们一同逃亡,你又如何?”
“众所周知,曹操军纪一向极差,城破之后城内百姓大多都苦不堪言。”
“发生这般事情是完全可以预见,不,甚至说是几乎无法避免的。”
没有人能够保证自己能够一直胜下去,即便是诸葛亮也不例外。
所以秦天假设的这个场景在未来是一定会发生的。
“这……”
诸葛亮陷入了沉思。
按理说,既然要到了弃城逃亡的地步,那情势一定十分危急,不得不走了。
既然是逃亡,那肯定不能带太多人。
否则那就不叫逃亡了,而是引颈就戮。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拒绝,轻车简从,迅速离开,如此方得一线生机。
但按照刘备的性格,按照他那仁义的名声,他当真能够放得下百姓,自己逃亡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那他们这些人的下场,自然不言而喻。
最后的结果只有一个,被敌人追上,然后等死。
“如此,你还觉得这当真是一位明君吗?”
秦天缓缓说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一位愿意把自己放在险境的君主,还是一位明君吗?”
诸葛亮久久沉默不语。
……
当日秦天和诸葛亮聊天之时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诸葛亮仍旧选择追随刘备,因为这是他唯一能够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了。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当日秦天那设想居然会如此之快的便照射到现实之中。
那生或死的难题,他今日就要做出选择。
曹操的军队就是后面是毫无疑问的事情,只是谁也不知道他们到底什么时候会真的来到。
但那催命符一般的紧迫感,却是让所有人都轻松不起来。
追随这样一位君主值得吗?
在此之前,诸葛亮或许会犹豫,或许会纠结,或许还会被秦天的话语而动摇。
但当他真的设身处地之时,诸葛亮的内心十分坚定。
值得!
当你看着那些百姓殷切的目光,充满希望的盼望,没有人能够忍心拒绝。
忍心拒绝之人无疑可以称得上是有枭雄之姿。
可诸葛亮要追随的,从来都不是什么枭雄,而是一位真正的仁君。
他认为,只有仁君才能救得了这个世道,才能救得了这个朝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