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这就是你我之间的差距啊!

看看,什么叫高人?什么叫视金钱如粪土?

这就叫高人!这就叫视金钱如粪土!

李世民微微点头:“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流程,但只需要知道是炒制的,多试几次,也能试出来个大概。”

“如此便多谢秦兄赏赐了。”

“赏赐谈不上。”

闲聊几句之后,两人终于是切入了正题。

正是前几日所说的,究竟为何,到了寒冷之际南北会攻守易势。

秦天看了李世民的策论,里面的确是有不少可取之处。

毕竟李世民也是个皇帝,不是一般人。

但时代的局限性和知识面的限制,还是让他看不到很多原本是显而易见的东西。

其实南北攻守易势的原因和南征北伐的难度差异的原因是一样的。

破坏总比创造更加容易,侵略也永远都比守护更加简单。

对于牧民而言,灾年也就意味着牛羊大片饿死冻死,这可不仅仅只是没吃的那么简单。

这更意味着如果他们不对外转移矛盾,不对外侵略获取资源,大部分人都要饿死。

而种地的稳定性本来就比较高,只要不是太离谱的天灾**,百姓们无非就是苦一苦,日子总还是过得去的。

因此从根本上来说,二者的诉求和战斗**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

所以寒冷之时,游牧民族南下侵略的**才会那么旺盛。

因为他们不侵略就会饿死冻死,但南方的百姓却不必承受这些。

战争开始,蛮夷可以失败无数次,反正你们也不可能追过去把他们赶尽杀绝。

但南方人只要失守一次,那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就是毁灭性的。

更何况,灾年南方人也不好过,为了维持边防的完整,就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

灾年这些东西本就缺少,恶性循环之下,南方自然是极易失守。

可若是反过来,有着充足的后勤,气候温和的时候,蛮夷在南方人庞大的数量面前,却又算不上什么了。

粮食后勤只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便是气候寒冷之时,各种天灾也会将人性之中的恶放大。

再加上王朝的治理问题,吏治的**等因素,丰年还好说,这些问题会被无限的掩盖。

但一旦歉收,这些问题便会被无限放大,之后便开始了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国家体制的彻底崩溃。

纵观历史,无论哪一次南方对北方的征伐,不都是建立在连年丰收,百姓休养生息之上的?

如果没有风调雨顺,气候温和的丰收,你休养再多年都没有用。

因为国力跟不上你征伐的步伐。

不过后汉却是一个例外,根本不能放在正常情况当中去讨论。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实是来自于秦天。

赤壁之战时期,秦天将高产的农作物种子传播了出去,这就导致蜀汉的实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在人力的征服之下,连天气因素也不得不为蜀汉让路。

尤其是还有诸葛亮这个堪称千古一相的人存在,竟然是硬生生的把蜀汉从毁灭的边缘给拉了回来。

刘禅并不英明,甚至可以说是昏庸。

但诸葛亮大全独断,选拔人才,知人善任,作为蜀汉的无冕皇帝,他成功的避免了蜀汉被刘禅给折腾完蛋,并为蜀汉选拔了出色合理的继承人。

只是诸葛亮死去之后,蜀汉还是无法抵挡历史的潮流,最终还是没落了。

但只要蜀汉不自己作死,他是绝对不可能亡于外族人手中的。

原因也很简单,即便是天气出了问题,但有那么多的高产农作物兜底,蜀汉的基本战斗力还是有保障的。

在这种强大的后勤的保障之下,蛮夷可以小规模劫掠,但大规模入侵,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

但坏就坏在中间又出了个刘辰,直接导致半个华夏都差点沦陷。

虽然后来被秦天及时给拉了回来,但元气大伤的蜀汉最终还是无法恢复到之前的模样了。

后来经过一系列的乱世的改变,隋朝建立,蜀汉也终于灭亡,汉朝这个前后延续了近七百年的朝代,终于是在起起落落之下彻底没了踪影。

但那之后,隋朝的统治基础并不稳定。

因为汉朝统治这片土地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