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屯田

建安元年,八月末。

"农者,国之根本也。"刘璋在翻阅这段时间来海量的军需辎重消耗的总册时,他不由感慨了一句。

当下,刘璋虽是拿下了关中,诛杀了李傕、郭汜二贼。

可关中户口薄少、耕田稀疏,加之兵灾的影响,所能提供的赋税少之甚少,况且关中初定,兵灾方靡,这个时候若是派下吏去征缴赋税粮草,只怕对对刘璋收揽关中民心不利。

因是如故,刘璋自汉中发兵起,到拿下长安,再到追阻截杀李傕、郭汜二贼,军需供给、辎重所取,无不是俯仰于巴蜀之地。

而从巴蜀之地转运粮秣到关中,需要跋涉山川大江,道路崎岖难行,更不必说有些地方甚至于是没有道路,惟有山间开凿的栈道可以通行,是以粮秣转运,极为的艰苦。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减少粮草辎重的耗费,以免给巴蜀带去太大的压力,不使巴蜀之民沸反盈天、不承令旨。

所以刘璋眼下所开展的军事任务,除却遣甘宁、文聘去袭取关陇道、略阳等要地,就再无其他的军事行动了,他此刻偃鼓息旗,与民休息了起来。

只是考虑到来日的陇右之战,刘璋不免有所忧愁,自关中仰攻陇右,所需的兵力、粮草、辎重,只怕是一个海量的数字,到时候若是再从巴蜀转运,恐是巴蜀之民难以支撑,会出现民夫逃亡的事情来。

一念至此,刘璋放下了手中的粮草总册,他向主簿荀攸说道:“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

在刘璋一句话说完,顿了顿的时候,荀攸已然是明白了刘璋的意思,他点了点头道:“明公说的极是,屯田之策,确是先代之良式也,昔日孝武皇帝开拓西北,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和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且耕且戍,戍卫与垦耕并顾,避免自中州长途运粮,解决了边地守备军队之需,如此方得一举安定西域。”

“明公之意,莫不是想于关中屯田,用以足食足兵?”主簿兼军师中郎将荀攸借着前面的话头问上了一句。

“然也。”刘璋重重的点了下头,同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他才说一句话,荀攸便可举一反三,诚快事也。

“今者我军中所需辎重粮草,无一不是俯仰于巴蜀之地,可巴蜀僻远,粮草转运辛苦,虽是可支撑一时,却不可支撑一世,总不至于后面兵发陇右,东进中原,还要依托巴蜀转运粮草,只怕到时候巴蜀之民,当沸反盈天了。”

刘璋道出了他的顾虑,接着点明了当下关中的情况:“如今关中之地,先是逢着董卓造逆,后世李傕、郭汜作乱,士庶流离,生民耗尽,眼下是处于地多民少的情况,且其地往往无主,是以我意,将荒地收为官有,分配给士卒耕种。”

“如此一来,士卒不至于因为没有战事就闲暇下来,四处惹是生非,有所不利,二则屯田所出,可以用作补给军需,三则不使关中无主的良田荒芜,肥力散尽,化作下等之壤。”

刘璋条条款款的讲起了屯田的好处,封建时代,农业就是根本,种田就是国家的第一等大事,也是他放在心头记挂的事情。

荀攸点头称意,他称赞道:“亦战亦耕、兵农合一,此策上利国家,下利士卒,当即施行也……后面臣下去同诸曹商议一番,给出一个细则承给明公细览。”

“好。”刘璋出言表示了同意,作为君主,他需要把握的是船舵,也就是他这艘大船前进的方向,至于细节上的问题,他自是不会事必躬亲,那样太过繁琐劳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