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一石二鸟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3053 字 10天前

只是时间稍微有点不凑巧。

“那看来不是有诈了。”

方重勇微微点头,心中已经信了九成。

“诸位,你们以为如何?”

他环顾众人询问道。

很多事情,就是因为不好处理,所以才要将幕僚聚集起来商议。

一来是集思广益,二来是找人分担责任。

“大帅,去渤海国扶持大钦茂登基,必须得要精兵。事成之后,大钦茂可派兵从北面而来,与我们夹击幽州、平卢等地。

所以说,此事是一定要去办的。

只是,如今河北局势诡谲,已经开启战端。汴州若是兵力空虚,只怕是不好应对接下来的变化。

下官以为还是不要轻动为好。

先把大钦茂晾在一旁,也不是坏事。”

严庄轻咳一声说道。

说句难听的,渤海国那边利益再大,也不过是“意外之喜”和锦上添花,算不得什么核心利益。然而汴州一旦空虚,容易被周边敌人趁虚而入。

到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就难讲了,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啊!

和自己的安危比起来,大钦茂就屁也不是了。

刘晏、李筌、张通儒,甚至包括元载,都是微微点头,无人站出来给大钦茂帮腔。

大聪明在一旁感觉自己的立场十分尴尬,开口不是,不开口也不是,一时间竟然想偷偷溜出去。

“唉,失信于人,将来如何再取信于人?不出兵只怕是不行的。

若是大钦茂不能当国主,渤海国那边的良马必然会断了,对军备影响太大。”

方重勇叹了口气,显然是觉得严庄的建议有点轻率。

别的不说,大钦茂的女儿他都玩了两年,连孩子都生下来了。这孩子的外公要回国当皇帝,不支持不太好吧?

于情于理,都不太好拒绝。多多少少要表示一下,更何况这其中还有不小的战略利益,对于将来稳定幽州边陲很有帮助。

“大帅,渤海国是番邦,我大唐是正朔,我们高兴便支持,不方便那就不支持,这又有什么好说的呢?”

李筌理直气壮的说道,显然是感觉方重勇太过于“善良”了。

在他们看来,这些番邦之人都与禽兽无异,给他们一点面子就已经是很够意思了,需要跟这些人讲什么“礼尚往来”么?

没必要的。

“大帅,确实如此,不过话可以说得好听一点,没必要那么生硬。”

严庄也附和道。

在对待番邦的问题上,这些谋士们都是有共识的。

“行了,你们都回去想一想吧,这件事也不急于此时就定下来。”

方重勇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严庄他们这些人,都是带有浓厚的民族歧视,他们往往处理不好类似的事情。

大聪明感激的看了方重勇一眼,跟在对方身后回了开封府衙。

结果屁股还没坐热,元载求见,说是有“妙计”可以用。

方重勇连忙将其引到书房,有些急切的询问道:“你有何良策?”

“官家,严相公此言大谬。

朝廷能在汴州立足,深得人心,科举公正便是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官家若是失信于人,还是曾经对我们有过帮助的人,只怕将来再取信于人就很难了。”

元载不动声色说道。他开会的时候不说,转头就把严庄卖了。

“正是如此,所以你到底想说什么?”

方重勇皱眉问道,明显有些不耐烦。

“官家,下官有一石二鸟之计。隔墙有耳,还是写在纸上为好。”

元载凑过来,弯着腰低声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