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英朝宫玉看去,目睹宫玉坚定的眼神,她像是找到了靠山似的,鼓起勇气道:“赵爷爷,我,我想……和离。”
结结巴巴地说了出来,她的手心便不住地冒汗。
赵爷爷微微颔首道:“既然如此,那赵爷爷便帮你做主了。”
来时,他听说了李家兄弟几人的恶行,因而他都看不下去地想要出手了。
让赵小舟找来笔墨纸砚,他当场在院中的石桌上写下一张和离书。
蒋氏听赵小舟念了和离书上的内容,不爽道:“她和离了倒是轻松了,那她生的那三个赔钱货怎么办?以后都让我养着吗?”
赵爷爷有些气恼,“那是你们李家的孙女,你
们李家不养,谁来帮你们养呢?”
蒋氏将三角眼瞪向夏文英,“谁生的谁养。”
在这个女人基本上算是生育工具的年代来说,这说法可真是够无理的。
于是乎,双方又起一番争执。
宫玉适时地插上几句,于是,那三个孩子的抚养权就轻而易举地夺过来了。
蒋氏的脾气古怪,看夏家不想要那三个孩子,她就死劲地往外推;若是夏家一开始就跟她争夺孩子,可能她还会死死地护着不让出来。
宫玉拿捏到她的性子,便以退为进地跟她争执,等到蒋氏反应过来时,赵爷爷都已经在和离书上把孩子记录在夏文英的名下,并迫使李老七在上面签字了。
蒋氏陡然想到什么,脸一横,“那我们家当年花的那二两银子的彩礼就打水漂了吗?”
“当年花的那二两银子的彩礼”,亏她好意思说出来,也不怕被人笑话。
李老七跟夏文英成亲都十年了,而且还生育了三个孩子,人夏文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她怎的还记挂着那二两银子的彩礼呢?
顿时,无需夏家发火,围观的村民都数落了起来。
蒋氏忒不要脸了,照她这说法,以后谁还敢把闺女嫁到她李家村去?
事情闹了一两个时辰,不能说不大。
李家村那边听到了消息,李家村的里正在中午时分就领着几个年轻人风风火火地赶到上阳村的夏家来。
两个村的里正出面,最后蒋氏被批评得脸都没地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