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有上谕!”

马车侧畔,竖插着一根三尺长的黄色竹节,五节关节之上,系着五根特制的黄色牛尾旄。

持节,奉旨出行他国。

李绚和元万顷的脸色同时肃穆了起来。

元明奉旨出行吐蕃。

这一趟并不容易,从仪风二年初到现在仪凤三年年底,几乎整整两年时间,这其中绝大多数时间,他都被吐蕃人囚禁着

看看在长安的吐蕃国使扎巴拉,你就知道元明的处境究竟有多么艰难。

但他坚持下来了。

从前汉至今,但凡出使他国的大臣,几乎很少有叛逃他国的。

苏牧,班超已经在前面做了例子,即便是在本朝,也有一个王玄策。

借助吐蕃之力灭了天竺的一两个邦国。

如此,谁会在他国屈服。

即便是有一个赵德言,但他也不过是在大唐有志难伸,性格偏激被皇帝利用,然后投靠了突厥。

但即便是他,投靠突厥的时候,也是太宗皇帝允许的,最终也导致整个dtz被灭。

这些使节,每一个都身负重大使命,历经无数风险,没人敢疏忽轻视。

……

马车在亭前停下,元万顷和李绚已经走出了长亭。

车帘掀开,脸色疲惫,身形瘦削的元明从马车当中站起,然后走出了车厢,站在地上。

“见过元使君,使君此行辛苦。”李绚和元万顷同时对着元明沉沉的拱手行礼。

“不敢。”元明温和的还礼,然后起身笑着说道“一切都是职责所在,元某不过尽力而为。”

“好一个尽力而为。”李绚声音有些突兀,元明和元万顷同时诧异的看向他。

李绚肃然站直,看着元明说道“有上谕!”

元明一愣,随即立刻跪拜在地,沉声说道“臣河州刺史,检校鸿胪寺卿元明领旨。”

元万顷有些难以置信的看了李绚一眼,随后向后退,同样跪了下来。

跪倒的时候,元万顷心中一股荒唐升起。

自己和他在这里说了半天太子的事,但他一句圣旨的话也没提。

不,也不算没提,他问过自己也是来接元明的吗。

元万顷回答,是,家族牵连,前来迎接。

但元万顷没有想到,李绚之前问的并不是他自己是不是来接元明的,而是问,他是不是奉天后的旨意来接元明的。

元万顷身为天后亲信,这么问才是对的。

但元万顷当时心中别有想法,所以就没有能够听出李绚话语当中的别意。

一时间,他心中有些恼恨。

这下好了,不仅他现在需要跪下接旨,甚至之后,他还要跟着一起回宫,自己的正事反倒耽误了

他今天当然不是来接元明的。

……

“皇帝口谕,河州刺史元明,刚而中礼,介而容众,静而无闷,动而有光;出使吐蕃,为朕扬威,千难万险,今始归来,命南昌王绚西郊迎接,赐酒一壶,昭朕心德,着令即刻进宫,不必洗漱,不必沐浴,朕心久待,如盼日月,钦此。”

元明沉沉俯首“臣领旨。”

(本章完)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