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王侯

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对此,朝中争论不休,文武相争,但哪怕同为武勋,也不见得就是一条心。

如威武侯,作为大周王侯,却并非开国大将,又无从龙之功,却获封侯爵,自然饱受争议,急需要一场泼天大功证明自己,甚至更进一步也并非不可。

说到这,就不得不说武勋一派。

当年大崇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并起,天骄将星无数。

而高祖一路扫平天下,自然不可能凭一己之力。

这当中,秦王武政,也就是如今的周皇就是凭着莫大的功劳才有机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当时高祖手下文臣武将无数,最终高祖登基时,封了六位国公。

高祖生有四子一女,长子武成,次子武政,三子武吉,四子天妒夭折,以及公主武昭阳。

天下初平,储君之争自然不可避免,最终秦王武政夺得皇位,又封了九位国公。

所以大周国公足足有十五位,其中武勋一派占十位。

姜家老国公姜神通在众多国公之中,不管是威望还是其他俱是前列。

并且因为当年玄武门之变,老国公二子姜定边被废,所以周皇对姜家也是颇有照顾,可谓圣眷在身,简在帝心。

周皇要对狼族动手,姜老国公的意见自然相当重要,作为武勋一派,自然是支持周皇动兵,但谁掌帅印就要斟酌斟酌。

中坚一派,也就是萧易的父亲辈,就入了周皇的眼。

老国公二子被废,长子修为不高且做了文官,因此姜家没人能扛得起大旗。

萧易与姜琼瑶定了婚,萧家与姜家最为亲近,因此姜老国公哪怕推荐也得看萧家有没有适合的人。

恰巧萧家与姜家情况相近,萧云天已是废人,萧云仲虽是武官,但不管是修为还是统兵能力都难以服众。

两家三代之中,姜家老国公次子至今未娶,长子姜安城生有三子一女。

老国公以仁义礼智排名,给姜安城的长子取名为姜处仁,次子为姜处义,三子为姜处礼,姜琼瑶因为是女子,自然不能叫姜处智,故取名姜琼瑶。

姜琼瑶自然天姿无双,但身为女子,不入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