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那时候的北庭都护府还不清楚具体的原因,只不过是中规中矩地调遣兵马做出对令狐集团的回应。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清晰明了。
阳关的对峙也便成为一种必然。
北庭都护府不想令狐集团能够一心一意集中全力攻打长安,而令狐集团也想在关外爆发战争,北元最后一搏的时候,北庭都护府还要分心防备关内对阳关的进攻。
令狐野怕关外兵马捅他的菊花,一旦河东河西有失,他的基本盘便出了大问题,一旦在长安的战事不顺,即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导至全面的崩盘。
而北庭都护府呢,一旦失去了阳关,立刻便会被锁死在关外。要知道阳关原本的功能,就是用来防备关外敌人能够进攻关内的。
这是典型的麻杆打狼,两头怕。
之所以派令狐知书来,是因为令狐知书的身份足够贵重,可以在关键时刻拍板。
这样的对峙是需要相当的智慧的。
能不能打?
什么时候打?
都需要当事者临时做出判断。
这需要足够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