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是贼寇杀死县尉这种事情,或许会记录在史书上?
还是说杀官这种行为,会直接触发各地官员的敏感神经?
杀戮民众,似乎与杀戮官员,是不同的概念?
仗着夜视能力,黑熊拆码头水寨栅栏,不多时就升起一堆两三丈高的火焰。
火光起时城头擂鼓示警,此刻县令、县尉、县丞、主簿悉数登城。
受限于夜幕,城上看不清楚贼众多少,正商讨就见一人持着火把渐渐靠近到城下七八十步时停下。
再仔细看分明是三四道人影,背负了许多柴木,堆积后以火把引燃。
当这堆火烧起,县令对左右弓手:“快射!杀贼!”
县里精锐弓手隶属于县尉,萧县尉沉着脸正要下令,可本地出身的县丞开口:“县君,不妨再看看贼人意图。”
主簿也是本地人,低声劝说:“城外乡邑、里社虚弱无备,若激怒贼军,恐民众大伤。”
见县尉不反对也不开口,县令也就点点头,神色凝重:“我也想保城邑、吏民万全,宁可朝廷问罪,也不愿起无端冲突。”
见他表态,县丞与主簿互看一眼,主簿主动请命:“卑职愿前去一探贼情。”
“也可。”
县令稍稍衡量也就同意,如果可以的话,他不想得罪萧县大族。
存活至今的沛国大姓们要么是积年的冠姓大族,再要么就是这些年追随曹公屡立战功的寒门武勋。
贼人过境无力截击弹压,他最多也就丢官,未来还有启用的一天。
可如果激化矛盾贼人过境杀戮过多,萧县大族会迁怒他……谁也不知道城外里社、乡邑里的穷困庶民究竟有多少武勋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