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本来就反对走居庸口,但很多人支持走居庸口。
他们的观念里,代郡就归镇北将军府管辖,在代郡会盟,本身就是软弱表现。
他们支持、追随镇北将军,是因为镇北将军是建安朝廷的重臣,而非什么大司马的附属。
法理官位上来讲,双方都是汉家重臣,不是谁是谁的臣从。
应该选在代郡、雁门之间的地方进行,而飞狐道是真的不安全,飞狐口虽然没有任何一方的驻军,但这里距离袁熙的涿郡太近了。
袁熙的别驾又是代郡人,因此对方在代郡也有耳目、徒属。
真打起来,袁熙也不会吃情报、地理上的亏。
从某些方面来说,他们不愿意与袁熙开战,袁熙好打,麻烦的是东三郡乌桓几十万人,以及冀州兵马。
大司马相对比较遥远,而袁氏就在近处,且两面夹击镇北将军。
与袁氏开战,会让幽州陷入长期的混乱,这是他们本能抵触的事情。
宁肯与大司马交恶,也不想战争波及家乡。
特别是荆州爆发的战事,到目前为止关中方面都没有进行强力干涉,这让许多人看到了关中保守的一面。
既然在富饶的荆州都如此保守,那偏远、硬骨头、苦寒的幽州地区,理论上也会采取保守态度。
对于关中,赵云是抱有好感的。
是大司马将他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寻常战将提升到了征胡名将、优秀骑将的地步。
此前他再能打,外界眼中也只是公孙瓒败亡后的残兵首领,是个寒门武夫。
按着征讨匈奴的功勋与战果,理论上他也是可以封侯的。
可许都朝廷突然瓦解,他的叙功、封侯程序也就戛然而止。
见赵云做出大司马有可能要见袁熙,这让孙乾大惊:“大司马怎会与袁使君相见?”
“没有什么不可能。”
赵云永远都是心平气和,简单阐述说:“怂恿主公走居庸口的人,当听闻大司马支持袁使君主管幽州民政后,这些人也会投到袁使君麾下。彼辈善于趋利避害,绝不会追随主公浪迹天涯。”
孙乾缓缓点头,又说:“还请子龙将军派发快马通报,好让主公多做准备。”
“好,先生就换我营中马匹。”
“如此有劳子龙将军。”
孙乾道谢,接受赵云的安排,更换营中休养体力的马匹,立刻沿着道路去找刘备。
等他抵达时,军队还在行进,烟尘遮蔽视野。
道路百余步外的山坡上刘备旌节、大纛伫立,刘备在此歇息。
孙乾抵达时不见关羽,附近只有张飞、田豫,张飞起身主动来迎,直接就问:“大司马真出飞狐口向东去了?”
“此事极有可能。”
孙乾对张飞说:“大司马军中编制了两营车兵,不便走恒山道,这才转而走飞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