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临阵决机

鹅的三国 中更 1585 字 20小时前

遥远的荆州,襄阳围城战已经爆发。

岘首山北端,山坡之上,帷幕数重。

陆议居高俯视观望战场,这里具有绝对的视野优势。

唯一不好的就是襄阳城西边的万山依旧被文聘牢牢把持,朝廷兵马若有大范围调动,也能被文聘洞悉。

但也没有耍花招的余地,整个汉水以南,刘琦、黄忠集中兵力驻守襄阳,放弃了外围水寨、营寨各类据点。

就连城北码头,也没有驻兵。

算上万山营寨,就这么两座相互依靠的据点。

而汉水之北,周瑜、段煨分别驻守平虏城、樊城,樊城东北宣池内更是荆州水师聚集点,荆州刺史裴潜驻屯此处。

太史慈所领的水师则在万山北部的汉水沙洲立寨,这种情况下,对方兵力依旧保持优势,以至于敢出动大军,往襄阳城运粮。

东南朝廷的军队只能围襄阳南部区域,向北部分兵驻守,就会遭受文聘、太史慈、黄忠的袭击。

双方交战数次,吃亏后,东南军也就放弃了全面包围襄阳的计划。

除非他们能获得更多的援军,否则无法隔断汉水,也就谈不上全面围困襄阳。

襄阳百姓多数已迁往南阳地区,现在的襄阳城就是一座巨大的军事堡垒。

哪怕守军不放箭,放任东南军攻城,仅仅是城头交锋时产生的难看杀伤比率,就能让东南军丧气。

从始到终,陆议就没有包围或吃掉襄阳的打算,因为这很难达成。

特别是没有在野战中大规模歼灭、杀伤荆州军的情况下,基本不存在攻陷襄阳的可能性。

别说是他,就是大司马亲来,也攻不下守军充足,援军规模更重且近的襄阳。

可陆议也无法违抗朝廷的指令,说是朝廷的指令,实际上还是军中大小头目的意志。

仗打到现在,只希望幽州方面能传来好消息,到时候荆州军内部就会生变。

为了攻陷襄阳,已经散布了各种流言,但收效甚微。

上到刘琦、裴潜,再到太史慈这样的附庸从属,都有与东南朝廷死磕的动机。

打又打不动,撤又不甘心,这种心态下陆议只能谋求更多的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