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风雨飘摇

鹅的三国 中更 1656 字 1天前

“难道事情就无挽回的余地?”

沮鹄诧异,也坐到火墙附近:“马寿成还在大同,甘兴霸还未凿通砥柱,眼前并非用武之时。”

“大司马用兵,何时讲究这些?”

崔琰反问,看着更为错愕的沮鹄:“真让你们猜到了,探明底线,这仗还怎么打?我也不便久留,只是希望你早日返回,警醒赵王。”

说罢,崔琰取出一封书信递给沮鹄:“这是大司马手书。赵王再不走,大司马不会留情。”

“天下广大,你让赵王去哪里?”

沮鹄也是反问,只是语气柔弱,伸双手接住信,见有漆封,就转而说:“这是为何?怎么突然就要动兵?”

“或许只是大司马生活无趣,在威吓赵王;也有可能是关中吏士渴望战事,说动了大司马。以如今关中储备,一旦开战,便是十余万大军分路进击。宜告父老,早谋退路。”

崔琰说罢就起身,沮鹄展臂将他拦下,眼神祈求:“我想去拜谒大司马。”

“很难。”

崔琰认真回答:“太多人想要开战,我无法阻止,也乐见其成。若是助你登船,许多人会忌恨此事。”

沮鹄是私人身份来的,到目前为止,为了方便他走动,他始终没有受领袁氏赵国的职务。

沮鹄收敛情绪:“那赵王能去何处?”

若是曹操带着齐军杀入河北,河北自然会积极反抗,打不过也会向幽州逃亡。

不管是并入代郡,还是去辽东,都好过被曹操统治。

如果是关中兵打过来,真的很难发动强势反抗。

各处防线形同虚设,不是说守军会投降,而是守军会采取消极态度,放任关中兵通行。

真正敢打的人寥寥无几,几乎全线会默许关中兵通行,去包围邺城。

沮鹄太了解赵国现在的情况,各处城邑两不相帮,坐等邺城陷落。

相帮邺城的话,就要出城野战……参合陂一战的后遗症尚存,你敢出城野战,你的士兵不敢。

大概再有三五年,赵国新一茬少年长成,才能从参合陂惨败的阴影中脱离。

所以这段时间里,关中发兵来战几乎是必然。

也只有打赢一场,赵国才能重新凝聚起来。

正是因为不能让赵国有翻盘的苗头,关中不动则已,一动就是雷霆之势。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益州人这些年的经历,已经证明了投降路线有一定可行性。

投降言论,这两年几乎就在赵国处于一种可以公开讨论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