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俱厂的事情,顾三欢也的确是上心了,一连几天往县里跑,现在就等着县里开会决定到底批不批了。
许如意借着陪顾书记开会的空当,也就把刘副厂长介绍给他认识了。
“你们轴承厂应该不具出轴承吧?那是这门板需要的合页,你们应该也是可以生产的吧?”
刘副厂长点头:“小许说的对,合页我们也是可以生产的,只是每年的量有限,基本上就等于没有了。”
顾三欢瞥了许如意一眼,立马就能明白她的用意。
“刘副厂长还得多关照呀,如果我们这个家俱厂能批下来,这以后肯定是离不了合页这种配件的,到时候还得麻烦你们多照顾。”
“哎呀,顾书记这是哪里话,您能想着为平安公社多做贡献,那我们轴承厂也不能拖后腿呀!放心,你们的厂子要是真建起来了,我们这里指定也大力支持。”
没办法,像是这种小地方,又是这种时期,哪里找那种太过专业的厂子?
严格来说,做家俱需要的这些,都得是专门的五金厂才能有对应的配件。
可是没办法,清河县没有五金厂,他们就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各种配件问题。
家俱最离不开的,就是钉子、镙丝、合页、门把手等等一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配件。
轴承厂之所以叫轴承厂,是因为他们主要生产的就是轴承,但是像是其它的配件也是可以出的,比如说镙丝、镙母、合页等等,但是门把手,他们做不了,这个就需要其它的设备了。
终于,在许如意在平安公社工作将近一个月的时候,县里的批文下来了。
允许平安公社修建一个家俱厂,但是上面给出来的资金有限,所以,这空缺的部分,还得由公社自己想办法来解决。
这个就难不住顾三欢了。
只要县里批了,那剩下的于他而言都不叫事儿!
木材厂是归平安公社的,所以木材厂这边可以调用的资金,自然也就归公社调度,另外,各大队也是可以支持的,首先在建厂子的人力方面,顾三欢就不用考虑了,在乡下,最不缺的就是壮劳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