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沈清谣削蕃铺路,齐焱下旨废除节度使制度就水到渠成了。
各地的权力终于收归中央,大兴也不再四分五裂。
由于功劳太大,沈清谣直接破格连升好几级,加封为国公,封号定安。
没有人敢对她坐火箭一般的升官速度提反对意见,因为怕被报复。
一个能推平蕃镇的人,把几座官员府邸夷为平地难道还是难事吗?
除了封赏,沈清谣还被御赐了一座国公府和数不清的钱财,她手下有功之人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赏赐。
她去了皇宫一趟,那些被她临时提拔的地方官员,就都过了明路,成了登记在册的正经要员。
这打了想插一手地方吏治的人一个措手不及,众人敢怒不敢言。
一点利益都分薄不到,难免有人红眼起来。
不止一个人私下嚼舌根,说这大兴快成了仇子梁和沈清谣父女二人的大兴,一个把持朝政,一个把持地方,简直猖狂至极。
人言可畏,最难控制的就是流言蜚语。
这些人以为法不责众,沈清谣就算生气也没法对他们做什么,却没想到她第二天就带人抄了一个户部侍郎的家。
抄出了一箱又一箱金银珠宝,简直闪花了围观人的眼。
更可怕的是杀人诛心,沈清谣一边抄家,一边叫人念这人犯的罪。
一条又一条,贪污受贿还是次要,草菅人命才令人发指。那户部侍郎一被押出来,就被砸了一头的臭鸡蛋烂菜叶,差点被愤怒的百姓用唾沫星子淹死。
这是第一个,也是开始。
之后,沈清谣又连着派人抄了二十几个大臣的家,捉的皆是贪赃枉法且罄竹难书之徒。
以往官官相护,这些人能逍遥法外。
可如今沈清谣不需要什么证据,也不走什么流程,直接一言定罪,捉人抄家一气呵成,这些人根本没有脱罪的机会。
有人喊冤,她就叫金吾卫拿臭袜子把那人嘴堵上,便没有人再喊冤了。
沈清谣能掐会算,还能看穿一个人身上的杀孽和功德,自然不会冤枉好人。
只要是跟着这些官员犯下滔天罪行的家眷,她都毫不手软,一律带走,而无辜之人她则秋毫不犯。
待沈清谣名册上的人都被抓完,已经近黄昏之时,围观百姓跟着金吾卫东奔西走了近一天,竟一点不觉得累,兴致越发高涨,脸上都带着大快人心之意。
沈清谣闹出这么大动静,皇宫却没有一点反应,像是默许了她的疯狂举动。
事实上,齐焱确实是被沈清谣一次又一次地搞事磨没了脾气,懒得再趟浑水,而太后却是想下懿旨阻止,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神才军把控宫闱禁地,今日突然戒严,一只鸟都飞不出去,别说传旨了。不用猜,所有人都知道是仇子梁在背后给沈清谣帮忙了。
当然期间有不同派系的领头人派手下来找沈清谣和谈,想叫她适可而止,都被她把人扣下了。
一个又一个送信的被扣下,那些人终于懂了沈清谣的态度——没得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