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一个不留

“天生神童,天生神童啊”,魏征激动的伸手叫道。

“魏副使,你这是?”李桐客等人刚一进门,便是看见魏征如此失态。

魏征回过神来,立即整理衣襟在一边端坐,只是看向李承乾的眼神有些微妙。

“大使,贼人已全部处决,送至后山掩埋”。

李安俨叉手拜道:“另外从后院正屋搜出窦建德遗物,一柄长枪,一方印玺,皆用黄布包裹,悬于顶梁之上”。

“拿过来看看”,李承乾顿时来了兴趣,起身走上前去,取过这枚小小的印章翻来覆去的看后,略显尴尬,上面的字他并不认识。

魏征接过看后,直接说道:“这是花体篆书,上书:‘仁人’”。

“应该是窦建德的私章”,李桐客闻言点头说道:“窦建德向来自诩仁德,标榜仁义”。

李承乾看他一眼,缓缓说道:“尊重对手便是尊重自己,窦建德起于微末,以仁闻名,确实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对手”。

客观的评价窦建德确实是一位仁主,他出身贫寒,爱护百姓,爱兵如子,即便建国称王后也是简朴节约,他可以算是隋末群雄里最是尊重庶民的一位诸侯。

只可惜,这个年代是属于世家豪门的时代。

那些割据一方的诸侯,王世充对于人才来者不拒,在府门竖立三榜招贤,占据洛阳王气之地,坐拥中原沃野千里;萧铣乃南梁皇室后裔,依祖辈名望,据荆楚之地。

而窦建德之所以在短短数年便迅速崛起,割据河北山东之地,主要便是依靠仁义之名,即便败亡千年后,河北还有窦王岭、窦王庙等地,可见其影响深远。

只可惜受限于出身见识,本是耕夫出身,出自乡野,见识不足,只知广行仁德,不知团结士人。

过于标榜仁义,对于请求归附的各方势力,来者不拒,还不能有效地将其化为己用,致使其内部派系林立,利用他好面子、讲仁义的脾性互相倾轧。

直到最后,还因为一个盟友的约定,千里救援洛阳,以至于兵败被擒。

可谓是成也仁义,败也仁义,一生为仁义所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