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伺候他几十年,对瑶娘,他狠不下心,至少让她衣食无忧。
管家低声应是,立即去办。
他在谢府做事多年,瑶娘以前何等风光,今日多么落魄。
不过,谢家终于像个样子了,长房有了主母,嫡支崛起。
此时,长房庶院
谢汐儿不停收拾着,总共收了三个包袱。
“妹妹,可以了,不用带那么多。”
谢远知一边说一边瞄着屏风,那么大一扇,他怎么带走呢?
“哥,母亲有辆大马车,可以放屏风。”
提到元金娣,谢远知不好意思,“她已经给了三百两。”
再问她要东西,不太好。就连他的生母,对他都没这么好。
放榜日到今天,母亲也没说句恭喜,还是他去请安,母亲淡淡的说了句,出人头地了。
除了这句,什么都没有。
他渴望母亲的夸赞,可母亲偏偏不给。
罢了,失望这两字,他早就习惯。母亲生性寡淡,他也习惯了。
一闪而逝的落寞,谢汐儿瞧的一清二楚,“哥,你怎么了?”
谢远知就要摇头,就听一记爽朗妇人声。
“马车已经备好。”
话音刚落,元金娣笑盈盈的走了进来,“不就是马车,我那多着,随便拿。”
说着,她视线移转,“这就是宁远侯赏赐的?啧啧,真大!他也太阔绰了!远知啊,等你入京,不要面子抱侯爷大腿。和有钱人做朋友,才有意思。”
到底元家大小姐,说话豪气。
谢远知是读书人,不要脸面巴结人,他……
他的犹豫,谢汐儿瞧了出来,就要替他解围,却听——
“母亲,我记住了,按照您说的办,有幸见到侯爷,我就讨好他。”
顿时,元金娣笑了,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
谢汐儿懵了,哥,你不淳朴了,为了居易先生的画,至于吗?
“三百两银子,我给汐儿保管,距离千里,你们兄妹俩,路上注意安全。”
说罢,元金娣拿出一方红盒,里面全是银票,共计三百两。
谢汐儿不客气,很快接了过去,“母亲,你真大方,日后哥哥青云直上,一定孝敬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