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鸿达随意说着,然后叫来李叔,“去铺子买一百双女子绣鞋,连同糖葫芦,一起送去沈府,禁军统领沈大人府中。”
他要对表妹好,这份好,还不能招宁远侯嫌弃。
所以,先从表妹的朋友开始,正所谓爱屋及乌。
作为兄长,和表妹有关的一切,他都要如哥哥般,好好招待,不能拂了表妹的面子。
元鸿达想的简单,李叔听的诧异。
哪有男子给姑娘送绣鞋的?就算商户大少爷,也该明白其中深意?
震惊之余,李叔就想歪了。
大少爷早过了成婚之龄,该娶妻了。但文农工商,商排在最末尾。
沈家又是世家大族,怕是瞧不起商家。
思及此,李叔明白大少爷了,想对人家好,又要不动声色。
转瞬,李叔眼神变了,满满的同情,看的元鸿达奇怪。
同情他做什么?
思量几番,元鸿达想到什么,补充道,“送去沈家时,就说宁远侯夫人相赠。”
一旁喝茶的谢汐儿,眼角都在抽了。
一百双女子绣鞋,外加几十串糖葫芦,以她名义送去……
真的,她不敢想。
于是,她放下茶盏,刚想说什么,却见元鸿达说了绣鞋尺寸。
从商多年,独具慧眼,很多东西,他简单一瞧就知道尺寸。
李叔不敢怠慢,连忙谨慎去做。
大少爷从没对哪个姑娘这么认真,刚才那位沈大小姐,容貌秀美,举手投足尽是闺秀气韵。
难能可贵的是,和表小姐闺中好友。
远在周县的老夫人知道,肯定高兴。
闷了多年的葫芦,终于开花了。
李叔乐呵呵的想着,出去时,高兴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元鸿达纳闷,没忍住,“表妹,李叔是不是有喜事了?”
李叔是元家老仆人,一直跟着元老爷走南闯北,在经商上,也是元鸿达半个老师了。
为人忠厚老实,可惜不随人愿,妻子多年不能生养,听说梁国有良医,求医路上遇到山匪,一命呜呼。
此后,李叔没再娶妻。
曾经,元老夫人想给他做媒,也被他拒绝。最后,李叔抱养一个女孩,养大成人,还将她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