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姐,您不能这么绣,要这样。”
刚进去,她就看到嬷嬷在教沈舒绣鞋,旁边石桌上,已经摆好一双快做好的半成品。
从长度宽度看,似乎是给元鸿达做的。
看沈舒做的认真,她没有打扰,在院门前等了会,见她放下针线,才走进去。
沈舒见谢汐儿来了,立即擦拭手指冒出的鲜血,然后起身,“怎么想到来看我……”
说着,她又脸红了。
肯定是元家入京了,这会就在沈府,商议她的婚事。
谢汐儿已经走到石桌前,低头瞧着黑底条纹鞋,布料十分柔软,鞋底也是上等。
鞋边两侧绣了几片叶子,在她眼里,已算绣法不错。
因为她比起沈舒,绣活更差,没资格评价。
于是,她真心夸赞,“做的真好。”
此话一出,沈舒脸更红了,明着损她,好吗?
嬷嬷也没忍住,直接笑了出来,“宁远侯夫人,您真会夸人。”
这点绣活,摆不上台面,说出去要被人笑话。
谢汐儿一本正经,十分真诚,“我真觉得不错,哪天我能绣成这样,太阳都从西边出了。”
乍一听,嬷嬷愣住了,更加认真的看着,难道是真的?
“怎么,你们还不信?”
说着,谢汐儿笑了,随即挽住沈舒,“我表哥不在意女子绣活,你不用绣。在他那,会琴棋书画,已经惊为天人了。”
毕竟,元鸿达只会做生意和算账。
自己都不会的东西,也不要求别人。
沈舒脸皮薄,知道要定亲了,一听元鸿达三字,就不好意思。
两人一起进了正厅,嬷嬷端来花茶和果子,边吃边聊。
足足一个时辰,终于,前院传来动静。
沈老夫人身边的嬷嬷躬身进入,面带笑意,“大小姐,亲事定下了。元家递了聘礼单,长长一条。还要在齐京买地皮,修建府邸。”
如此,元家正式跻身京城。
“大小姐,老夫人很满意,您也不算远嫁,随时都能回沈家。”
这时候,谢汐儿已经在想,齐京哪块地皮,既风水好,面积又大。
思来想去,好像只有城北一块地,那块地至今荒芜,周遭也没有住户。
倒是后处,有一座山,叫北山,树林茂密风景独好。
她也奇怪,那么好的地,主子怎么不修建别院,或者建造自家园林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