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于,在亲娘赵金兰的眼神里,她看到了一点儿觉得段家人没见识的神奇。
大概的意思就是,“这大户人家的人,咋啥都好奇?这不就是天天见的大草甸子吗?有啥好看的?”
本来三个小时就能到的路,生生走了五个小时。到家的时候,太阳马上就要落山了。
要不是双喜先骑马回庄子上报了信儿,又来回跑了几趟传消息,庄子上的人不定等的怎么着急呢。
“哎哟,一路上颠簸了吧?这是亲家太太?可真年轻啊。亲家奶奶有礼了,我是闻溪的二姨娘,庄子上的内管家,你老快请进,屋里炕都烧上了,进屋暖暖。”
二姨娘那叫一个热情,王熙凤上身似的。其他几位姨娘都没往前凑,压根就没出院子。
迎客的五叔两口子,九婶和三嫂,再加上管家。
人一下车,管家招呼着下人搬行李。
二姨娘招呼人。
十多度的天气,在外面吹了几小时风,还真有点儿凉。
主要是,真就满头满脸的灰。
陆闻溪示意王全家的婶子,让人烧水,准备热水,先把头发和脸洗洗,衣服换一换。
东西厢给段家人住着,大哥和五哥去三哥和五叔家住。
这是早安排好的。
屋子里炕上换了新席子,铺上新褥子,换了新被、新枕头。脸盆脚盆都换了新的,还放了玫瑰花味的香皂,平时家里只有陆闻溪和九姨娘用,别人可舍不得,都是用猪胰子。
段家人自己带着梳洗的木梳,镜子,化妆品, 进屋里一看准备的东西,心里就很满意,这说明陆家管家的人很会待客,办事周到。
丫鬟婆子手脚麻利,还有庄子上的小丫头跑着打下手,每个屋里都安排了一个小丫头,带路跑腿的,很方便。
简单洗漱一下,换了衣裳,一天没吃饭了,只中间在马车上用馒头夹了卤肉将就了一口。
得吃晚饭。
堂屋外屋放了两桌,男客加上陪客的,刚好坐满。里屋本来是炕上放了一桌,客人不会盘腿,坐不习惯炕桌,改成了地桌,也坐满了一桌。
菜是一样的。鲜菜很少了,肉里放的不是粉条就是菜干。肉容就是乡下招待贵客的小鸡炖蘑菇,炖杂鱼那些,肉多菜少,荤腥越多越重视,就俩素菜,一个凉拌白菜芯,一个清炒豆芽。
“菜都罢园了,要是早上两个月来,全是新鲜的菜,跟干菜还不是一个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