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里拉洋车的,一个月挣一块大洋都要乐得找不着北,回家加菜的程度。乡下粮食和菜自给自足,年下分几十大洋,那是啥日子?比城里小富的家庭都强。
往年分上三两块,都要高兴得放炮,今年属实是发大财了。
钱还只是一部分呢。
按人头,每人还有五百斤玉米,三十斤粗面,一百斤黄豆,二斤大米,各色杂粮各五斤。老人和孩子也一样按壮劳力分。
这么些粮食,一半都吃不完,人口多的,余粮更多。怎么办呢?当然是养牲口了,鸡鸭鹅这些小家禽养上几只,有蛋吃,来人去客,过年过节的,有肉吃。还能养上一两头猪,自家不缺肉了,吃不完的卖了也是钱。
喂不了牲口,还吃不完的粮食,用不上去县城,拉到镇上就卖了,卖的钱扯上几尺布,买点新棉花,给老人、孩子棉衣添点新棉花,过年做个新衣裳,尽够的。
不用动大钱。分的钱,全能存起来,娶媳妇嫁闺女,红白喜事,看病吃药,啥也不怕了。
就说这日子,得多舒服。
一想起来,哪个不是眉开眼笑。
就是在这种气氛下,陆闻溪要与段云澈在陆家堡办婚礼,整个陆家堡得有多欢乐,想象不出来。
大小姐不收礼金,家家户户,能使多大劲使多大劲。
光是给未来孩子做的虎头鞋,从小到大的码都有,就接近一百双。虎头帽,披皮,几十套。各家到外面到处找人给凑的布料做出来的真正的百家被,就做了七床。
给孩子做的小被子小褥子,全是买的细棉布,最好的棉花,大大小小,五十多个。还得是全福人给做的。
就连陆奶奶,也像模像样的给准备了一套金饰,重量十足。
这两个多月在家里待着,她那些武艺,根本就跟段老太太过不了一招半式,只老老实实的待着,吃好喝好玩儿好,天天让人家几句好话几样小东西就哄得傻乐傻乐。
陆二叔自打知道督军派了亲卫来保护段云澈,每天不管多忙,都得来家里看老太太,嘴上说着怕老太太想儿了了,实际当然是不放过任何机会刷存在感,三句话不离,想往县里动一动。
二婶来了一次,带着她侄女来的,一个劲儿的往段太太跟前儿推,话里话外的,问家里给没给三少爷四少爷定亲。
意图过于明显,陆老爹当天把陆二叔骂了一顿,打了两棒子,之后二婶再没出现过。
这些都是小插曲了,反正就是,姓陆的,还不如庄子上的人,对陆闻溪的祝福心诚呢。
小心思忒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