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你听说了嘛,那戏园子里又来了个角儿,据说唱戏可得劲儿了,唱得也带劲儿!”
说话的是个短衫打扮的年轻人,鼻梁上还戴着一副黑色圆框眼镜,看起来有几分学生气。
他正坐在戏园子旁的一个小茶楼里,摇头晃脑的听着上边儿说相声,时不时往嘴里递一枚瓜子,边吐壳儿边跟同伴说着八卦。
同伴身上还穿着学校的校服,上衣是青色的翻领衬衫,下身是直挺挺的裤腿儿,衬着腿瘦。
同伴也是一个半大青年,他面前还摊开着作业,手中的笔一直没停过。
“……”闻言,他冷哼了一声,“不都是唱戏?有什么区别?”
读书人不仅腹有诗书气自华,还有不肯折腰的无边傲气。这个年纪的少年满心都是桀骜不驯的张扬,读过许多书,便是去过许多地方。
戏园子里的名角儿大多都是小小年纪就跟着师傅学艺的,说通俗点,那就是没看过什么东西,没去学校念过书,整天的跟着戏班子上台表演,做那些取悦人的活计。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戏袍一上身,自个儿姓甚名谁都不知道了——这对于他们这些最注重尊严的人来说,太跌份儿。
“我是没见过那名角儿,上回青玉去听了一次,回来好几天都没魂儿!”
年轻人才不介意被同伴泼冷水,他继续乐呵呵的说着。
戏园子去一次抵他们一天的饭钱,而且还不能挑剧本,人家上边儿演什么,在下边儿看什么。
运气不好遇见自己没听过、不喜欢的戏,也得为了那票钱坐到结束。
不然太亏了,不值当。
他们班上倒是有几个有钱孩子,平时没课就爱往戏园子里跑——倒也不是说爱听戏,就是去认识人的。
就说那宋青玉吧,自从戏园子里那新出的名角儿唱出名声来了,就巴巴的等着下课。哪怕当日不是那角儿的场,也要去捧。
那丢在戏园子里的钱,都能买一间房的书了!
怎能不让他们羡慕嫉妒恨!
“……不过是个戏子而已,有什么好看的。”
宁治是真的不理解。
在他眼里,戏园子与书上说的勾栏院儿没区别,都是一群有姿色的人在上边儿任人挑选。
看起来清清白白,还演什么‘大王’演什么‘娘娘’,谁知道那衣服下的皮有多脏?
他是从来看不起那些人的,有大好时光不要,偏要去做这种下贱勾当。
年轻人白了宁治一眼,又巴巴拉拉的说了好多。
无非是什么‘我也想去戏园子里走一遭,看看那个角儿是不是青玉说的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