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暗自感叹

重生之我是传说 蠡神 554 字 4个月前

在风云变幻的凌府深处,秦大先生宛如一位穿越而来的老学究,性情固若金汤,言辞间透着不容置疑的耿直。他说出的话,犹如石板上刻的字,一锤定音,绝无悔意,更不屑于在内心的小剧场与自己争辩。尤其当涉及凌云与凌真之间那场意外的纠葛,秦大先生若真要细述事件始末,直戳凌云过错,其后果无异于在凌老爷子那座情感的天平上投掷了一颗重量未知的砝码。要知道,凌云身为凌老爷子血脉相连的嫡孙,其地位自是不可撼动,相比之下,凌真,虽是老爷子情深义重的义子之后,却也只能黯然退居次要席位。这份家族的权衡与取舍,即便是秦大先生这般智者,也不得不细细斟酌,心中暗忖:愚钝如我,岂能不知轻重?然而,秦大先生心中的涟漪还未平息,凌云却已巧施妙手,一石二鸟。他先是诚恳地认下了最初的失误,仿佛将自己置于审判席,自我剖析得淋漓尽致,言辞间流露出的孩童般的天真与束缚下的挣扎,让在场的每一位长辈都不由自主地心软。尤其是凌老夫人与凌母,心中更是涌起一股温柔的涟漪,想那五年无忧无虑的时光突遭变故,换做谁家的孩子能轻易接受呢?连大人们听了,也不免唏嘘,暗自感叹。凌云此举,实则是以退为进,不仅为自己的过错披上了一层无辜的外衣,还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对自己童真受限的同情,更是在无声中提醒着奶奶与母亲:对于一个年仅五岁的孩童而言,这般繁重的课业无疑是枷锁加身。

这份微妙的信息传递,仿佛一根细线,轻轻拨动着家族内部的情感琴弦,唯独对爷爷与父亲这两块硬石头,凌云心知肚明,不求共鸣,只求他们能捕捉到凌真不敬的言语即可。此刻,厅堂内一片寂静,众人的表情复杂交织,仿佛在无声中编织着一张理解与不解交织的网。凌老夫人轻咳两声,如同晨曦中的露珠,恰到好处地打破了这尴尬的沉默,她的话语中带着一抹温婉却不容忽视的力量:“凌空啊,你且先去探望小真,他的伤势最为要紧。至于那郎中,老身亦是心急如焚,还望你多多费心。”这番话,宛如一场优雅的谢幕,将外界的喧嚣与干扰悄然隔绝,只留下凌家内部的风云再起。

而凌空的离去,更像是舞台幕布缓缓拉上,预示着新的戏码即将在凌府内部悄然上演。在一片古色古香的庭院深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下斑驳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氛围。凌空,一位身姿挺拔的中年男子,眼眸中闪过一抹复杂的情绪,仿佛是压抑的火山口,最终化作一句低沉而恭敬的话语:“遵命!孩儿这就退下。今日之事,实属犬子无状,让天少爷受了惊,我定当严加管教,绝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