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乘风号战列舰巨大的主炮塔下,吹拂着海风,苏正阳心中豪气冲天,思绪万千。
在后世,战列舰这种横行海上的庞然大物已经基本上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被彻底淘汰。
战列舰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巨大,舰体、火炮、装甲、弹药、人员等,都需要大笔资金投入。
但是,随着绝大部分国家对于国防预算的限制压缩,导致战列舰直接被踢出局,军方转而对航母、导弹这样的兵器,大幅度提升装备需求。
在二战之前,大舰巨炮确实是各国海军追随的模式,战列舰可以依靠庞大的火力和装甲,成为一支主要的海上攻击力量。
但是,随着海战新模式的发展,现代战争更注重对于兵器的机动、灵活和高技术,不再依赖于传统的大舰巨炮。科技路线的军事发展,也是淘汰战列舰的必然要求。
在现代海战环境中,战列舰笨拙的航速和巨大的舰体,很容易成为对方反舰导弹和飞机的轰炸目标。
同时,随着现代导弹技术的发展,比如反舰导弹的远程攻击力量更大,精确打击更强,远比战列舰的巨炮更显优势,而战列舰自然就容易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但总而言之,在如今这个时代,军事科技水平还没有完全步入现代化高科技时期,巨大的战列舰仍旧是海上当之无愧的霸主。
大炮巨舰,数量就是王道,口径就是正义,射程就是真理,速度就是胜算。
这是这个时代的海战不可违背的至理名言。
结束了自已一天的行程后,苏正阳在南海舰队司令部专门为其整理出的套房中入眠,第二天一早,苏正阳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在蒙巴顿的带领下,前往参观如今南海舰队的两艘航空母舰,齐柏林号以及列克星敦号。
齐柏林伯爵号(Graf Zeel)是一艘德国海军(Kriegare)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建造的航空母舰,也是历史上德国唯一下水过的一艘航空母舰,排水量约33,000吨。
由于德国海军从来没有建造航空母舰的经验,也没有专属的海上飞行大队,再加上大权在握的德国空军与海军之间的权力斗争,整个航舰建造计划进行的并不顺利。齐柏林伯爵号在1938年12月8日下水,主持下水典礼的并非雷德尔,而是空军元帅赫曼·戈林,希特勒本人也参与了这场下水典礼。
但是在下水时,该舰当时只完工了约85%的进度,既不能实际以全速(33.8节)在海上航行,也无法搭载原本规划的42架舰载机群。
齐柏林伯爵号下水后原本还需要再一年的时间才能完工,也需要时间进行相关的海上测试与人员训练,但是当时德国缺乏足够的原料与人力导致进度一延再延。1940年6月时齐柏林伯爵号被拖至格但斯克湾(当时称为
"但泽湾
")的格丁尼亚港,伪装成木材储存船候鸟号(Zugvogel),直到1942年时才接获命令,返回基尔港接受续建工程。
"齐柏林伯爵
"号设计更注重武器和装甲防护,装甲厚达到60毫米;岛式上层建筑最厚到150毫米。为对付可能接近的敌舰,
"齐柏林伯爵
"号安 装8座双联150毫米主炮,可以看出德国设计还考虑到单艇的作战可能。
防空武器:6座双联105毫米防空炮,11座双联37毫米防空炮,28门20毫米机关炮,可以看出火力之强大。航速也非常快,主要考虑用以躲避空袭,12台锅炉共输出200,000匹马力,航速34节。载机方面采用空军改装 后的陆上飞机,其中包括ME-109T型战斗机12架、JU87C俯冲轰炸机30架合计42架。
实际上,齐柏林号算是还未真正投入战场,就已经沉没的航母,也算是二战时期命运最为悲催的航母。
但苏正阳从系统中购买的齐柏林号航母,却是真正的完全体,已经达到了当初二战时期德军的预期。
站在齐柏林号的甲板上,看着停靠在上面的42架飞机,苏正阳心里明白,在未来的海战中,它必然会发挥出超乎自已预期的战斗力,也将给扶桑海军带来沉重至极的打击。
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英文:Legon airraf arrier),是美国海军隶下的一型航空母舰,是美国在二战前建造的大型航空母舰,也是继兰利号航母之后第二批次建造的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