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场中能够发挥出自己实力的,也只有十分之一的人。
这十分之一的人,大多数都是不畏权贵的官家子弟。
像楚莫离这种,家中无权无势的人只在少数。
一张张考卷被考官收了起来,在场的几个大学士紧急的开始阅卷。
一个时辰后,考卷以成绩的排名顺序排列整齐,送到赵修然面前。
赵修然伸手拿起前面的第一张考卷,当即便被那几个龙飞凤舞的字吸引住,认真的看了起来。
“与时俱进,奋勇前行……”
文章全篇没有废话,言简意赅,一针见血。
详细的描绘了大宋古今的变化,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那一幅美好的蓝图,深深地触动了赵修然。
“好好好!”
赵修然一连说了三个好字,这才放下这个考卷,拿起第二张考卷。
台下的考生看到赵修然激动的模样,纷纷暗自祈祷,祈祷着他刚才看的那个考卷是自己的。
而考卷的主人楚莫离,则一脸淡定,事不关己的站在一旁。
第二张考卷与楚莫离的比起来,则没有那么惊艳,但也能够脱颖而出。
采用传统诗歌的描写方法,全文让人读起来都非常的清新淡雅。
其中里面还做了几首意境十分优美的诗。
赵修然一开始看到署名陶渊,就觉得有些熟悉。
此时看到这几首诗才记起来在百姓日报上看过。
这个陶渊,是一个常驻百姓日报上的诗人。
自己当时看到他的诗,也觉得意境十分优美动人。
赵修然淡淡的笑了笑,撇了一眼第三张考卷,确定文章能够与名次对得上,便不再细看。
“这次殿试众学子表现不错,状元榜眼和探花,朕也有了人选。”
赵修然说着,把三张考卷递给赵温景。
赵温景接过考卷,看到排在第一的是楚莫离有些诧异。
但也只是眸光闪了闪便把这三人喊了出来。
“楚莫离,陶渊,李易。”
三人闻言,齐齐站了出来。